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微信
| 手机端| 政务邮箱| 无障碍浏览|
首页 > 动态新闻 > 广东交通新闻

【媒体报道】砥砺前行70载 广东交通争先行

发布时间: 2019-10-01 10:23 来源:本网
【打印】

       9月30日,中国交通报专版刊登报道《砥砺前行70载 广东交通争先行》,对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与成长,广东交通运输顽强奋进、见证变迁改革的70年历程进行了详细梳理,赞扬了广东交通“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精神。详情如下:   

 

砥砺前行70载 广东交通争先行  


       纵横交错的公路,内联外通的港口,飞越天堑的桥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东交通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绘制了一张张振兴广东乃至中国交通的美丽画卷。  

  作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广东交通充分发扬“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精神,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一曲曲自强不息、辛勤耕耘、顽强奋进的壮丽诗篇,在中国交通改革发展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如今,广东交通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正在努力践行“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的殷殷嘱托,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等重大历史机遇,瞄准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目标,推动广东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落实,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广东交通新篇章。  

恢复起步打开交通建设新局面  

  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与成长,广东省交通运输业已经走过70年的历程。  

  广东省交通运输的70年,凝聚着艰辛,凝聚着奋进,是历经苦辣酸甜,见证变迁改革的70年。  

  70年前,广东省交通设施百废待兴。  

  经过70年的发展,广东省交通运输业历经风雨、几度沧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新中国成立前“一穷二白”的现象。  

  1950年至1959年间,广东省开始着力恢复和初建交通基础设施。这段时期,广东交通人大力抢修公路、铁路干线,清理港河航道,组织运力,恢复交通运输,保证解放战争的支前运输和恢复社会生产的需要。截至1959年年底,全省修复公路通车里程约为1.7万公里,比1950年4435公里的公路里程增加3.8倍。  

  同样是在这一阶段,通过对私营运输企业进行全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以及对个体运输企业进行合作化运动,广东省确立了国营运输企业的领导地位,同时建立了以计划经济为主的交通运输各项管理制度。  

  1959年到1978年间,是广东省交通基础设施的曲折建设阶段。  

  在这一阶段,广东省计划集中力量新建、扩建一批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增加运输能力,保证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  

  但是,由于受特殊历史时期的干扰,正常生产秩序被打乱。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广东交通人仍坚守岗位,艰难地履行行业职责,使广东交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这一时期,广东省重点建设了湛江、三亚、海口新港等沿海港口和连江渠化工程,组建了中国第一支自营远洋船队。同时,公路建设实行民工建勤的政策,加快了建设速度,截至1978年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约为5.22万公里,比1959年增加了3倍左右,以广州为中心通往各地区、各市县的公路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为接下来交通事业的乘势发展做好了准备。  

大胆探索闯出交通建设新路子  

  1978年,改革开放犹如一阵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区和前沿阵地,广东省交通部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闯出了一条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新路。  

  改革开放以前,广东省公路建设完全依赖国家财政拨款。1978年,全省对公路建设和养护的投入仅有600多万元。连接各地级市的公路都是低等级的沙土路,不但路窄弯多,且被众多河流分割成段,从广州前往深圳、珠海、湛江等地都要经过很多渡口,通行效率低下。  

  为扭转交通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1981年,广东率先提出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设想,并在此思路下引进外资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当年,广东省交通主管部门从澳门南联公司引进2.06亿港元,开始对广深、广珠公路进行改造,并把路上的渡口改渡为桥。同年,广东还与香港合和集团签订了广深珠高速公路的合作意向,在全国创出利用外资修桥建路的先例,拉开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序幕。  

  1984年1月1日,于1983年5月首先建成通车的107国道广深线东莞中堂大桥设立了全国首个路桥收费站,通过收取车辆通行费来偿还贷款,在全国开创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先河。同年,国务院第54次常务会议作出决定,“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成为全国推行的政策。  

  通过“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至1990年,广东省改渡口为桥52座,新建桥梁1195座,总长约7.35万延米,实现了广珠、广湛、广深、广汕等全省国省道公路主干线无渡口通车。  

  “九五”期以后,为进一步吸引投资,广东省采取由政府给予适当资本金补助下的“BOT”模式或“BOT﹢EPC”模式,使得通山区和出省高速公路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  

  在多种投资模式的推动下,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约1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835公里。全省基本形成了以珠三角为中心,连接港澳,以沿海扇形面向山区和内陆省份辐射的高速公路网络,使全省形成了“一日生活圈”。  

  2013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为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出台了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打响了新一轮高速公路建设大会战。2013年至2017年,全省高速公路完成投资4183亿元,完成新增通车里程2814公里,其中粤东西北新增高速公路1993公里,2015年实现“县县通高速”。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21.77万公里,是1978年的4.2倍、1950年的49.5倍。其中,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9002公里,并连续五年居全国首位。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只是广东省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海上交通运输的门户和枢纽。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水运、航空运输门户和枢纽。广东省公路、水运等各种运输方式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网络体系和结构等级得以大幅提升。  

  据悉,目前全省21个市均建有港口,已基本形成了以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汕头港、湛江港等为沿海主要港口,佛山港、肇庆港为内河主要港口,东莞、惠州、清远等地区性重要港口为补充的分层次发展格局。如今的广东省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成绩来之不易。多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正是由于广东省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敢于突破,全省始终抓住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昂扬向上、拼搏奉献的精神风貌,在交通运输事业上散发着交通人的光和热。广东交通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也助力广东省成为了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广东省高度重视,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相关工作。截至2019年6月,广东省沿海港口开通国际航线300多条,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其中,深圳港紧邻国际航运主通道,是广东省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截至目前,深圳港共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232条,与其他国家缔结友好港口26对;广州发挥华南地区经济政治中心及地区制造业优势,以南沙港区为重心,逐渐发展成为华南地区与亚洲、非洲、地中海沿线国家和地区双边贸易的物流基地,班轮公司在南沙港区的业务比重逐渐增加,截至目前,广州港共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106条,与其他国家缔结友好港口53对。  

道路运输转型升级满足美好出行需求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道路运输业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乘车难”“运货难”的矛盾十分突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有路大家行车”的政策指导下,大力鼓励国有、集体、个体一起上,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一起干,充分调动各行各业经营公路运输的积极性。同时鼓励各地积极引进外资、新技术和新装备,允许通过合资合作、股份制以及独资等经营公路运输企业,发展跨境运输。  

  经过多年发展,广东省运输服务不断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客货运输服务体系及运行保障体系持续发展完善。  

  客运服务方面,广东道路运输企业迅速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长途客运班车、跨省客运班车、农村客运班车、包车客运和出租车客运快速发展。其中,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呈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态势,农村客运通达水平稳步提高,城市客运体系得到综合发展。与此同时,为积极做好春运工作,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近年来更是创新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科学组织和调度春运运力,圆满完成每年的春运疏运任务。  

  2015年,广东省提出“互联网﹢运输﹢互联网”的垂直产业生态圈,推动智慧交通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服务管理的深度融合,为人民群众出行需求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一系列的举措,使广东道路运输业成为开放最早、收获最大、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到2018年广东省道路客运量达到10.52亿人,公路旅客周转量1120.71亿人公里。全省道路客运车辆约3.88万辆,其中高等级车辆占72;城市公交车约6.53万辆;开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3条共839.6公里;建制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97.23。  

  不仅是客运服务,广东省在货运服务方面同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978年,广东省年货运总量不到2亿吨,货运周转量不到1100亿吨公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货运市场放开,货物运输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货运量达到42.48亿吨,货运周转量达到28642.5亿吨公里,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较改革开放初期增加了21倍和26倍。  

  近年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从简政放权、补短强基、创新模式、减负降费、完善标准和鼓励合作六个方面入手,大力推动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得全省宏观物流成本增速逐年放缓,物流通行费用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在此基础上,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不断创新货运物流组织方式,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加快推进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5个沿海主要港口疏港铁路建设,率先发展集装箱铁水联运,积极推进首批国家示范项目中外运(广东)“东盟—广东—欧洲”公铁海河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等,目前各项举措均取得明显成效。  

  与此同时,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积极推广甩挂运输、无车承运人等新型物流发展模式。重点在大宗物资、集装箱运输等方面开展绿色低碳联运服务和创新点,培育了一批以甩挂运输、无车承运为主业的物流龙头企业,对推动现代物流发展、促进节能减排以及提升经济运行整体质量发挥明显作用。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货运量年均增长11,占全国的8.4;货运周转量年均增长26,占全国的14.4。截至2017年年底,广东省社会物流总额约为22.58万亿元,占全国的8.93,社会物流总费用约为1.3万亿元,占全省GDP比例14.49,物流费用规模增速进一步减缓,提质增效成果显著,物流运行效率大幅提升。  

  2003年,交通部确定广东省为首批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试点省市。系统内道路运政、公路路政、水路运政等6支执法队伍整合成为一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统一行使6大系统的监督检查、行政处罚及相关行政强制等职能。执法改革后,全省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数量减少到原来的50,执法效能大幅提升。2017年,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面实施高速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目前,全省高速公路货车超限率约为1.1,比全面实施非现场执法前下降约75,超限率远低于全国3.7的平均水平,居于全国前列。  

  广东在2011年启动全省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目前已实现21个地市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并通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新加坡,累计发卡量达7000万张,累计消费交易量366亿笔。2016年全面启动全国交通一卡通改造,目前全省21个地市已开通全国交通一卡通应用,广东全国交通一卡通省级平台实现部省市三级平台对接,“交通联合”卡累计发行超50万张,持卡人可在全国252个互联互通城市使用,实现“一卡在手,通行全国”。  

  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2011年11月,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正式启动全省联网售票试点工作。2014年,成为交通运输部首批省域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省份。同年,广东建立全省道路客运联网售票中心平台——“广东联网售票”。目前,已实现全省21个地市、430家以上客运站联网售票。该平台已发展成为全省客运联网大数据中心、行业技术支持中心、统一行业对外服务和战略合作门户。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出行品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推行“厕所革命”,创建文明示范厕所,进一步健全制度和制定规范,实现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公路服务区和客运站场、码头厕所的整体服务水平。2017年至2018年,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厕所革命工作投入超2亿元,增加编制超1000人,共提升改造服务区194对,服务区满意度提高到90.57,公共卫生间满意度提升到92.7。同时,积极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升级改造等工作,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投入超过1200万元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并在全国率先完成高速公路服务区“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服务区更加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  

  今年,全国推进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工作。广东积极作为,目前“粤通卡”用户已近1400万,位居全国第一。  

科技强交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  

  “科技强交”是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全面实施的发展战略。全省紧紧围绕广东经济建设的主题主线,统筹推进重大科技研发、科技成果推广、标准化建设、创新能力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充分发挥了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为保持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多年来,广东省交通运输系统为加强科技项目管理创新和创新行业科技管理机制,初步建立了广东交通科技创新驱动机制,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机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行业科技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通过培育交通企业科技研发中心,推动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构建支持创新、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行业科技创新环境。  

  在此基础上,广东省交通运输系统不断加强科研能力建设。近年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推进行业研发中心建设,统筹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科技资源,积极组织行业内交通企业、科研机构申报交通运输部、广东省科技厅等部省级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同时,协同广东省科技主管部门建设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共建广东交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共育行业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开展广东省交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专题研究,引导协同创新中心自主投入建设广东省科技创新服务信息平台,构建覆盖“政、产、学、研、金”的行业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一系列“科技强交”的举措也让广东省交通系统在一次次工程建设实践中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  

  特大桥隧建设技术取得新突破。港珠澳大桥超长沉管隧道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有力地支撑了大桥建设;南沙大桥研发了高强度主缆及锚具,推动了国内桥梁缆索技术水平的发展。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成套技术取得新进展。乐(昌)广(州)高速公路构建了隧道群的安全预警体系和决策系统;博(罗)深(圳)高速公路构建了远距离无线监控现场环境管理系统;惠(州)清(远)高速公路被列为交通运输部绿色公路建设典型示范工作,广东省山区高速公路安全、绿色、智慧的建设新理念逐步形成。  

  航道数字化测绘技术取得新提升。广东省交通运输系统基于广东省航道测绘管理现状和国内外现行航道测量地理信息规范,提供了统一的航道数字化测绘平台,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权和软件著作权各1项。据悉,该成果已在广东省航道系统内全面推广应用,有效地缩短了航道测绘内业处理效率,实现了全省航道测绘数据的统一管理入库。  

  交通运输智能化发展迈出新步伐。近年来,广州市试点建立了城市智能交通物联网的技术、标准及评价体系,研制了新型的物联网节点设备,开发了城市公共交通综合管理与服务应用系统。与此同时,广东省每年联合主办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持续推动互联网与交通运输行业融合发展,改进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  

  据统计,近5年来,广东省共下达广东交通运输行业科技计划项目538项,目前已登记成果62项,通过鉴定项目108项,通过评审项目数71项,已验收项目数375项,其中有60多项科技创新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如今,广东省通过制定交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发布交通科技示范工程和科技成果推广目录、成果汇编等方式,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得到重点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水平,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转化。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精神文明先锋  

  多年来,广东交通事业大发展的历程,与广东省交通运输系统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不断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密不可分。  

  广东省交通运输系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积极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交通运输系统在思想政治方面坚持思想理论武装,持续强化党性锤炼,使广大党员干部把爱党、忧党、护党、兴党的自觉性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使党章成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在组织建设方面扎实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领导干部上党课制度,从严规范基层党组织管理,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在党风廉政方面开展作风引领专题教育实践,加强对党内纪律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在服务创新方面,开展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产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交通工作紧密结合。  

  与此同时,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以思想政治教育工程、核心价值践行工程、行业文明创建工程、文化建设示范工程、宣传舆论引导工程等精神文明建设五大工程为主要抓手,以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载体,群策群力、主动作为,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使精神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催人奋进,使广东省交通运输系统中的行业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劳模精神广泛弘扬,服务品牌得以树立,为交通运输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历史的发展证明,切实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和交通行业精神文明,不断提升交通行业的软实力,是为交通建设与发展提供政治保证、智力保障和优良环境的重要基础。改革创新、奋勇争先的开拓进取精神,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胸怀大局、团结协作的无私奉献精神,勤学苦练、扎实工作的爱岗敬业精神,成为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宝贵的精神财富。  

  70年风雨历程,70年成就辉煌,继往开来,广东交通人将秉承解放思想,敢于突破的优良传统,继续守初心、担使命,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守正出新,接续奋力奔跑,致力为民谋福,同心协力、不断进取,创造广东交通更加灿烂与辉煌的明天!  

数说70年  

  ●截至2018年年底,广东公路总里程21.77万公里,是1978年的4.2倍、1950年的49.5倍。  

  ●截至2018年年底,广东高速公路里程突破9000公里,达9002公里,连续五年居全国首位;到2020年广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计划突破1.1万公里。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拥有沿海码头泊位2个,货物吞吐量仅31万吨。截至2018年年底,广东内河航道里程达1.21万公里,居全国第二;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16个,亿吨大港6个;港口货物吞吐量21亿吨,珠三角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6400万标准箱。  

  ●广东民用汽车拥有量从1952年的2670辆增加至2018年的2116.94万辆,其中私人汽车1861.69万辆。  

  ●1979年春运期间,广东道路共运送旅客1680万人次,平均每天运送旅客42万人次;到2018年春运,广东省道路运输共运输旅客14085.13万人次,平均每天运送旅客352.12万人次,是1979年日发旅客量的8.3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