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微信
| 手机端| 政务邮箱| 无障碍浏览|
首页 > 动态新闻 > 广东交通新闻

【媒体报道】凝心聚力 精准施策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四好农村路”

发布时间: 2020-01-09 16:18 来源:本网
【打印】

日前,中国交通报专版刊登报道,对我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举措和成效进行了详细介绍。详情如下:    
 
凝心聚力 精准施策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四好农村路”    
 
特约记者 林健芳 本报记者 林楚忠 实习记者 董博今    

       驱车行驶在南粤农村公路上,路畅景美,四通八达。一辆辆城乡公交车穿梭往来在乡间道路,一条条崭新的农村公路如同跳动的音符,串联起百姓的希望,让温暖的山村传递出幸福的乐章。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连续多年将农村公路建设列入省十件民生实事,特别是加大粤东西北资金投入力度,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五年来,广东省农村路网结构持续优化,农村客货运输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统计显示,全省共新改建农村公路约2.83万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698.78亿元;农村公路等级公路比例从92%提高到95%。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约18.06万公里。目前,全省1134个乡(镇)、19412个建制村均已通行客车,乡镇通客车率、建制村通客车率均实现100%。其中,2019年新增通客车建制村929个,超额完成交通运输部下达任务,超额率为159%。全省基本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    

顶层设计 统筹推进 路美民富产业兴    
  近年来,在交通运输部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推动农村因路而美、农民因路而富、产业因路而兴。    
  今年5月,《广东省农村公路条例》正式出台,提出将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要求县道、乡道建设分别不低于三级、四级的公路技术标准,进一步厘清广东省农村公路建设的部门职责,细化建设技术标准,强化资金保障。    
  突出政策引领,是广东省近年来“四好农村路”发展成就取得的关键。广东还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广东省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广东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也陆续印发,为全省推进城乡道路建设提供引领。    
  如果说政策引领、示范引导让广东的“四好农村路”建设有了先天优势,那么突出脱贫攻坚则让广东的“四好农村路”发展真正贴近了民生、体现了民情、顺应了民意。    
  2016年12月,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制定出台《推进交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实施方案》,第二年又提出《推进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村道建设实施方案》,这两个方案为各地扎实推进交通精准扶贫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2017年、2018年,广东省交通运输厅通过统筹现有交通资金,优先落实2277个省定贫困村交通精准扶贫项目资金,对通20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路面硬化项目按照每公里18万元给予补助。到2018年年底,广东已经累计完成2277个省定贫困村通20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路面硬化里程4313公里。这一举措也带动了乡村现代农业、乡村产业、乡村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四好农村路﹢”的转型发展。如蕉岭县积极打造“农村公路﹢”新模式,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建成互联网产业公园,催生现代农业新业态发展;梅州兴宁市全力打造党心民心路、产业脱贫致富路、平安便民路、美丽乡村旅游路等四个特色示范路,使山区面貌随着新时代的发展焕然一新,有力地促进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振兴乡村经济建设。    
  2018年9月,河源市紫金县、惠州市惠阳区和惠东县、佛山市三水区被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这些地区是广东省突出示范引导,加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力度,涌现出的一批以农村公路促进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    
       明确目标 攻坚克难 小康路上创新高    
  2020年,广东省将通过理顺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路网结构,提高道路安全防护水平,路域环境及客运和物流服务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    
  “2020年广东将着力提升农村公路网等级水平,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比率提升到16%,现有危桥改造率达100%,县道、乡道及通镇村客运线路的村道安全隐患治理率基本达到100%;农村公路列养率和经常性养护率达到100%;实现全省具备客车通行条件的建制村客车通达率达到100%,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AAA级及以上的县达到95%以上;农村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基本建成,县、乡级物流节点设施覆盖率达100%。”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人介绍。    
       建设 提升路网水平 确保质量安全    
  在中山市民众镇上网村,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河堤两侧水泥路舒展开来,路边红色的朱槿花开得正艳,新盖的小别墅十分亮眼。“之前村路不好走,农作物销售难。如今,我们不怕了,一到收获季节,就有人开车上门采购。”村民顾先生说。    
  农村公路网的作用在广东越来越多的地方得到验证,中山市民众镇上网村只是其中一个缩影。为此,广东省将加大继续建设力度,实施通行、通畅、通达改造工程,全面建成高质量农村公路网。2019年年底前全省重点实施通乡镇和建制村“畅返不畅”路段整治10485公里,2019年至2020年实施省际、市际、县际和镇与镇之间的“断头路”改造5373公里,2020年全省将新建约11654公里路面硬化工程。    
  广东省全面开展公路桥梁检测工作,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大力推进现有四、五类危桥改造,确保今年完成危桥改造580座;加强重点路段公路安全生命防护隐患治理,确保今年完成1.8万公里治理任务,持续改善农村公路安全条件;创新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督抽检技术帮扶单位作用,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检测工作,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推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包工程管理,探索推行“项目包”建设养护总承包模式,鼓励大型企业参与“四好农村路”建设,鼓励发挥“小企业”“小工程队”作用,以更科学管用高效的模式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    
       管养 落实主体责任 构建科学体系    
  在四会市地豆镇水车村,宽敞平整的农村公路蜿蜒前伸,一边是整洁民居,一边是丰收田园,如同一支蘸满墨汁的神笔,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画卷。    
  “你看我们的路黝黑黝黑的,就像刚修的,这是因为我们大家都很爱惜,到处都是义务监督员!”村民王老伯笑呵呵地说。建好是基础,管好护好是保障。为保证“四好农村路”发挥应有的功能,广东省积极落实主体责任,探索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养护体系,计划到2020年,基本建立“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管理体系。    
  与此同时,广东省积极创新养护管理模式,推进养护事业向市场化转变。为此,广东省积极建立健全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公路养护组织模式,下一步,广东将推动乡道、村道日常养护由乡镇人民政府采用专业化养护或群众性养护等多种方式进行。同时,整合现有农村公路养护道班资产、设备、人员,鼓励从事农村公路养护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组建养护企业,参与农村公路养护市场。此外,广东还将进一步推广养护新技术应用,力争通过2年左右时间,全面建立涵盖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的信息化平台和系统。    
       运营 城乡运输一体化 服务乡村振兴    
  在河源市紫金县,记者了解到,该县积极探索尝试“互联网﹢农村客运﹢农村物流”综合运输模式,依托“村长伯伯”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农村客货运定制运输。    
  运营好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和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的重要保障。广东省通过持续优化城乡客运出行服务体系、创新农村客运组织模式、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和运价政策,加快完善县级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推进“互联网﹢”运输服务在农村客运的应用,确保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全面提升农村客运服务水平。    
  不仅如此,为推进城乡运输一体化,广东不断加快构建一体化城乡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制定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建设标准和农村物流企业运营服务规范,组织开展“农村物流服务创新品牌”培养活动;强化县级物流中心、乡镇农村配送站、农村货运网点三级农村物流网络建设;加快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末端网络,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与此同时,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也在逐步完善。广东省着力建设集客运、货运、邮政、快递、电商等多种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乡村客运综合服务站,实现“资源共享、多站合一、功能集约、便利高效”;开展“四好农村路﹢”行动,推进“服务区﹢旅游﹢地方特色﹢扶贫”等建设模式。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焦补短板、强弱项,精准发力,攻坚克难,广东省“四好农村路”建设一定能取得大的发展、实现新的突破,为该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 
“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亮点展示    
   广州市增城区 科学规划路网 打造“温馨回家路”    
  增城区把创建“四好农村路”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的首要任务,通过科学规划路网,使农村公路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通过高标准建设旅游公路,把增城区派潭镇5A级白水寨风景名胜区、二龙山风景区、少数民族畲族村等串联起来连片发展。    
       增城区还制定了“四好农村路”养护标准1.0版,对农村公路实行一季一考核一通报、一年一考评一奖励办法,以考核“指挥捧”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同时,增城区建立稳定的日常养护资金财政投入机制,2019年全区农村日常养护资金投入6574万元,全区县乡村道均纳入管养范围,做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    
       惠州市惠东县 以路为媒 路畅业兴    
  惠东县借助日渐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积极探索特色农产品流通新方式,带动了惠东梁化梅菜、山区番薯粉丝、安墩柚子等现代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在农村公路的带动下,贫困村产业不断迸发生机活力,50个建制村已全面脱贫,剩余16个省级相对贫困村也已于2018年全面脱贫。    
惠东县还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融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及特色产业发展中,把优质农村公路贯通到农业产业基地、乡镇产业园区、特色旅游景区、乡村旅游景点。目前,该县已建成通达农业基地的农村公路150多公里、通达乡村旅游目的地农村公路245公里。
佛山市三水区 标准化建设 专业化养护 高效化运营    
  三水区积极创新农村公路管理模式,优化路网结构,持续在养护工作、农村客运和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上发力,构建起了城乡交通一体化格局。目前,三水区在册农村公路总里程约844公里,公路列养率达100%。    
  三水区坚持“三分建七分养”的发展思路,将养护专业化与市场化相结合,建立健全“区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三水区还通过建设“四好农村路”,不断完善农村公交和物流网络,发展了特色产业基地,让农村公路成为实实在在的“产业路”“致富路”。 
  河源市紫金县 “四化”引领农村公路联网成片    
  紫金县高标准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着重抓好“四化”引领。“全域化”建设农村公路。该县以方便群众出行为目标,加快推进农村公路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着力打造路畅质优的农村路网;“规范化”管理农村公路。该县严格按照“政府负责、部门执法、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网格化管理方式,打造“畅安舒美”的路域管理环境;“常态化”养护农村公路。该县坚持预防性、经常性和重点性养护并重,持续健全养护机制;“便民化”运营农村公路。该县坚持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城乡交通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截至目前,紫金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713公里,全县通建制村路面硬化率达100%。    
惠州市惠阳区 建管养运齐发力    
  惠阳区通过实施“七统一”(统一立项、统一招标、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统一结算、统一支付、统一建档)的做法,有效避免了交通工程质量参差不齐、施工竣工资料缺乏统一规范等问题,保障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同时,惠阳区不断提高服务意识,积极发展“镇村公交”,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并建设了一批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不断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截至2018年年底,惠阳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312公里,农村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252.5公里,位居全省前列。  
汕尾市陆河县 提升城乡公交运营能力    
  陆河县坚持“财政配套、多方筹措、统筹使用”原则,推行“五个一点”(县财政补贴一点、当地村民自筹一点、外出乡贤捐助一点、扶贫单位支持一点、“一事一议”奖补一点)筹措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保障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    
       陆河县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客运体系。该体系通过开通赶场车、隔日车、学生班、县内包车、电话预约等响应式运输服务,着力解决居民出行难、出行贵等问题。目前,陆河县已建成农村客运候车亭97个,开通或延伸农村客运公交线路24条,投入零排放新能源电动公交车100辆,实现农村客运村村通全覆盖。    
  韶关市乐昌市 建养一体 管养分离    
  乐昌市采用捆绑打包的项目包管理模式,通过统一建设单位、建立项目包、捆绑打包开展前期工作、统筹安排工期,严控工程建设质量。截至今年4月,乐昌市采用项目包管理模式建设的农村公路里程达1300公里,统筹推进的项目资金总额超过2亿元,该模式压缩了工作周期、节约了工作成本、强化了项目管理、保障了项目质量。    
  与此同时,乐昌市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路养护,推行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模式,明确采用政府采购方式,由符合条件的企业承担区域内农村公路项目的养护服务工作,实行管养分离。    

相关附件:12月26日中国交通报第18-19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