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微信
| 手机端| 政务邮箱| 无障碍浏览|
首页 > 动态新闻 > 广东交通新闻

“咱村里那条路通了吗?” “通了!还上电视了!”

发布时间: 2020-08-14 09:40 来源: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打印】

  近日,广东新闻联播以《四好农村路加快建设 铺就群众奔康幸福路》为题,对广东建设“四好农村路”的成果展开了详细报道。报道不仅在宏观上介绍了广东“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整体目标与进展,还选取了2个典型乡村进行实访。通过展现乡村的新面貌,为我们描绘出细节鲜明的新时代图景。由于关乎着切实的民生需要,也因为是脱贫攻坚奋斗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四好农村路”建设尤其是广东身影备受社会关注。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四好农村路”给乡村带来哪些故事?

  要想富,先修路。长期以来,农村公路成为制约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后一公里”。今年,广东将实现全省约14804公里砂土路清零的目标,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攻坚建设,推动农村因路而美、农民因路而富、产业因路而兴。


  清远英德市大站镇大塘村

  清远英德的大塘村曾经是省定的贫困村,说起村里的路,村民们都有一句顺口溜:“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蔬菜种植是村里的主导产业,但因路不好走,蔬菜从田里到市场至少要中转3次,不仅卖不出去,即使卖出去了也卖不了好价钱。


  清远英德市大站镇大塘村党总支部书记 胡志娣:

  2016年以前我们大塘的路就是坑坑洼洼的,我们的蔬菜要从地里运到市场里面去就是要多次地中转。把外观都搞坏了,能卖6毛的也只能卖3毛5了。

  收入全靠种地,卖菜全靠肩挑,徐永强原是帮扶对象之一,以前家里的三亩地主要种叶子菜,挑着卖虽然不重,但也赚不了多少钱。近年来,随着村里的路越修越宽,货车直接开到田边,徐永强也多承包了几亩地种起了冬瓜,如今家里的年收入已经从以前的几千元增加到五六万元。

  清远英德市大站镇大塘村村民  徐永强:

  以前都是用肩头挑出去(市场)的,现在就是车全部到田头,现在只要半个小时。以前就要1个小时 还得过渡(船),路通财通就种多一点没问题。以前是三亩地,(现在)种了六亩。

  据统计,2016年至今,大塘村共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4.42公里,如今,村里的砂土路已全面清零,所有村小组通了硬底化道路,村里主干道也都扩宽至4.5米以上。目前,村里发展了大棚蔬菜、莲藕、黑皮冬瓜等多种产业,村集体收入也从2016年的不到2万元,增加到去年的8万多元,预计今年可达到20万元左右。

  广东省委政法委驻大塘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罗卫东:

  2016年以前 大塘人均可支配收入才7000多块钱,2019年(人均收入)是27000多元。公路的完善,村道的完善,对我们脱贫攻坚是一个很硬核的支持,让我们大塘的蔬菜走出英德,走向珠三角更大的市场。


  河源市龙川县鹤市镇莲坑村

  在河源龙川,“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也让许多村尝到了“致富路”带来的甜头。鹤市镇莲坑村曾经也是省定的贫困村,村道实现硬底化后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也方便了农副产品的外运销售,村里的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河源市龙川县鹤市镇莲坑村党支部书记 主任  黄坤新:

  我们以前的路做得比较小,交通不方便,产品有些出不去。(现在)路做好了 我产品卖出去了就能够把产业发展下去,就能够提高贫困户的收入。

  截至目前,河源龙川新建农村公路达288公里,架起了一条条通村畅乡、联园串户的“幸福小康路”,以路兴产,以产增收,交通+特色种养、旅游等产业扶贫之路也越走越宽。

  河源市龙川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杨荣银:

  我县有70个省定贫困村,上级共下达扶贫公路的计划288公里,主要是通往200人以上的自然村、产业园以及种养基地等。这些项目的建成,极大改善了贫困村生产生活的条件。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广东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8.27万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今年,广东将全面深化“农村公路+”旅游、产业、扶贫等新模式,力争到年底前,打通393公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公路;建成3155公里通村组硬化路,实现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

  过去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现在是“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从过去的泥泞路变成如今的畅行路,我们听见乡村梦想瓜熟蒂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