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堑变通途
“我们村曾经是镇上最穷的村,山路崎岖,超过5米长的车都开不进来。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黄金地’。”说起这几年的变化,曾经的省定贫困村岳龙村村党支部书记丁文强说。
从无人问津的小山村,到超过千万的投资纷至沓来,丁文强直言这些变化都靠一条高速公路——云茂高速。
6月11日,云茂高速正式通车,粤西山区迎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要素流通,交通先行。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阶段特征,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广东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提出,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相匹配的交通网络,加快形成贯通全省、畅通国内、连接全球的“12312”陆海空现代化交通体系。
截至2020年底,广东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全省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达到28条,与陆路相邻省区各开通5条以上高速公路通道,内联外通、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加速形成,为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坚强的交通基础设施支撑。
密织高速路网
推动大湾区城市群互联互通
如今,从广州出发到粤港澳大湾区的任何一个城市,半天就可以往返。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0到1万公里的突破,广东用了1万多个日夜,几乎是每天建设一公里的效率。
改革开放之初,“借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在广东破冰,直接推动广东省首条高速公路——广佛高速在1989年率先通车。
其后,广东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从未停歇。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广东攻坚克难,锐意创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升高速公路建设效率,5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3300公里。
深圳外环高速
去年,粤港澳大湾区内新增添了深圳外环高速一期、惠清高速、花莞高速二期等高速公路,核心区高速公路密度达8.7公里/100平方公里,媲美纽约、东京等湾区。湾区内快速交通网络正在加快形成,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互联互通。
据统计,2019年,广东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车流总量超20亿 辆次,居全国第一。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收费站出口车流总量7.5亿 辆次。全国高速公路收费站车流量前十名中,广东布龙、罗田主线、观澜、机场站、番禺大桥和龙岗等6个站赫然在列。
广深高速
以广深高速为例,2019年日均车流量超过65万车次,是1994年试通车当年日均3.63万车次的近18倍。据测算,广深高速公路对沿线经济的贡献值保守估计每年达到200亿元,对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高速内联外通
助力粤东粤西粤北振兴发展
“这条路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自家产的花生能够被统一收购大卖,销量上去了,我们的收入也就上去了。”河源市连平县高莞镇太平村的农户老黄谈到交通的变化时高高地竖起大拇指。老黄一家今年参加了一场由龙连高速举办的助农活动,取得了实打实的收获。
龙连高速 图源:新华网
就像一条条金丝银线,广东强大的高速路网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致富奔康,有效盘活了贫困地区的资源,打破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空间制约难题,助力更多老百姓奔康致富。
云茂高速开通后,钱排镇的三华李将更快地走出大山;紫惠高速的通车,让河源市紫金县金光村的南药、蜜柚产业愈发兴旺,直接南下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大潮高速作为粤东北山区的脱贫路,沟通连接了梅州市大埔县和潮州市饶平县这两个省级贫困县,为大埔、饶平等原中央苏区县和省级贫困县插上腾飞的翅膀……
大潮高速
去年,广东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000公里。其中,大潮高速、汕湛高速汕头至揭西段、潮汕环线高速、怀阳高速怀集至郁南段、河惠莞高速紫金至惠州段等重大通道分布在粤东西北地区,使粤东西北地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5100公里,已超过粤港澳大湾区。粤东西北地区联系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了多条主通道。全省已初步形成以广州为中心、连通粤港澳大湾区和粤东西北、辐射华东中南西南地区的放射型路网格局。
建设交通强国
重塑广东互联互通格局
路畅其流,人畅其行,推动广东交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织密网络,还要打通节点通过加强互联互通让经济要素流动更“顺滑”。
去年年底,《交通强国建设广东试点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方案》提出,广东将重点推进高速公路改扩建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推动综合枢纽服务能力提升,推进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提升广深港综合运输通道效能。
从织密交通路网,到“四网融合”,广东“十四五”通过发力重点突破、提质增效,加快交通强国试点建设。
据了解,预计到2035年,珠江口过江公铁客运分担率由目前的81∶19逐年调整为65∶35,货运全部通过公路解决。除了在建的深中通道之外,未来至少需要增加2个以上的跨江通道,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运行情况展望其他新的通道。
如今,以珠江口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关键区域节点,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的“落子”正在重塑广东互联互通格局。
南沙大桥极大缓解两岸交通压力、黄茅海跨海通道和深中通道加快推进、双层狮子洋通道规划已出,深汕西、开阳等国家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广湛高铁加快建设……空铁联运亦是如此。
《方案》提出,完善综合交通设施配套,推动广中珠澳高铁、广河高铁等高速铁路,新白广城际、广佛城际等城际铁路,高速地铁、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引入机场。强化空铁联运,加强机场轨道专线建设,建立空铁联运信息互通机制,创新“白云机场—广州北站”一体化空铁联运模式。
南沙大桥
广清城际
在“十四五”期间
广东将迎来这样的出行新体验
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在选择落地白云机场后,可通过高铁、城轨、高速公路等立体交通网络,实现1小时直达粤港澳大湾区任意城市,极大减少交通换乘,出行体验将更加“顺滑”。
狮子洋通道项目效果图
更多的跨江通道、更强大高效的交通枢纽网络,满足不断增长的人流、物流需求,让大湾区内外的交通网络更加优化高效,为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坚强的交通基础设施支撑。
一线见闻:
深中通道创一月一节沉管安装“中国速度”
6月20日,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完成第10个管节沉放安装,项目沉管隧道已建成1608.5米。至目前,深中通道成功创造了一月一节的沉管安装“中国速度”,厘米级的沉管安装“深中精度”让沉管对接滴水不漏。
一个个“中国速度”的背后,是超强的能力、超强的韧性和大胆的创新,刻画下广东建设交通强国试点的坚实步伐。
深中通道集隧、岛、桥、水下互通于一体,有着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最大跨径的全离岸水中悬索桥,是当前世界上在建的综合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
特别是,深中通道具有“超宽、深埋、变宽”等技术特点的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在世界上尚无先例,采用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结构也是国内外首次大规模应用,属于全新的结构和技术,极具开创性与挑战性。
面对难题,从2015年开始,深中通道牵头组织20余家国家一流科技攻关团队,历时4年攻关,开展了近千组模型试验,建立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计算理论、设计方法,创新材料和工艺,研发全新装备,成功攻克了项目乃至行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建设成套技术和中国标准,填补了国内全产业链空白。
“为了解决遇到的问题,我们去调研,去思考,把项目的整体施工筹划摆到桌面上,对着这些时间节点来想问题。”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宋神友说,“问题导向、需求引领、创新驱动,是项目建设的需要倒逼我们去创新、去研究,从装备上、材料上、工艺上,乃至管理上来创新,从而解决隧道建设的问题。”他补充。
据了解,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沉管每个管节内部都有2200多个密闭仓格,对浇筑精度要求极高,且浇筑过程基本不可逆,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深中通道选择用智能化技术挑战传统浇筑方案,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历经80多次方案研讨,取得300多份图纸、23项技术攻关、11项国家专利,自主研发制造出了世界首例智能浇筑设备,实现浇筑速度、下料高度等的毫米级控制,实现沉管浇筑过程自动化,浇筑数据可视化,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沉管预制效率和质量。
面对从桂山岛到深中通道隧址将近50公里的沉管浮运难题,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牵头研制新一代的专用设备。“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的成功研制,使我们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沉管浮运安装利器。”宋神友说。
2020年6月17日,世界首艘且当前唯一的一艘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首秀,成功实现了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沉管管节厘米级精度的安装。
写在最后:
奔驰在希望路上
沿着广深高速的走向,一条看不见的“高速公路”——广深港澳科创走廊蜿蜒向前。从制造重镇到科技创新,广深高速见证着广深两座超级城市的产业蝶变和跨越发展,激荡着发展的蓬勃脉动。
沿着高速行驶,感受湾区建设的日新月异。从渡口众多到公路成网,破万公里的通衢大道将广东城市相连,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加快流动,世界级超级城市群在高速公路带动下加快现代化进程。
沿着高速行驶,看见百姓生活的幸福安康。高速公路跨越千山万水,让城乡贯通、山海相连。农家乐、乡村游,乡村生活越来越好,百姓日子越过越火。
沿着高速行驶,聆听协调发展的时代和音。“十四五”时期,广东加快形成贯通全省、畅通国内、连接全球的“12312”陆海空现代化交通体系。由单一交通向立体交通、综合运输提升,由传统交通向未来交通提升,交通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铺就高速路,飞驰向未来。沿着高速看今日广东,脚下是奔腾向前的时代洪流,心中激荡着奋进新征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