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运怎么做?交通强省建设进展?这场发布会告诉你!
1月17日上午,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广东交通运输工作新闻发布会,由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广东2021年交通投资完成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广东农村公路桥梁安全隐患整治成果、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行动推进情况等,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陈松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广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2021年,广东省交通强省建设进入全面加速期,交通运输各项工作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
为了便于社会各界深入了解我省交通运输工作的相关情况,在2022年春运开始的第一天,我们邀请到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广东交通运输工作的主要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杨俊波先生,省交通运输厅总规划师李静女士。现在,有请杨俊波先生介绍广东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体情况。
杨俊波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广东交通运输行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今天是春运开始的第一天。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运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人员大规模集中出行增大了春运疫情防控工作难度,公众舒适高效出行需求对运输服务保障和路网保通保畅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我省去年12月1日就成立了由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的春运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署开展春运的各项准备工作。
根据统计,1月15日,全省道路、铁路、水路、民航发送旅客近289万人次,环比增长超过2%。其中,道路运输发送旅客超过199万人次,省际发送环比增加将近27%;铁路发送旅客近72万人次,环比增长12%;水路旅客运输量超过6万人次,环比增长5%;琼州海峡环比增长超过18%。民航发送旅客近12万人次,环比有所下降。全省高速公路车流量将近654万车次,其中出省车流量近26万车次,环比增长将近37%。由此可见,返乡的人流、车流在日前就已经开始增长。预计今年春运将呈现“客流总量中低位运行、客流构成变化不大、节后出行相对集中、时空分布呈潮汐特征”等特点。同时还将面临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和安全应急保障、路网保通保畅、运输服务保障等压力较大的形势。
做好今年春运工作,防控是核心,安全生产是底线,服务保障是基础。我们将积极会同各有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和保安全、保畅通、保服务等各项工作,深入打造“平安、畅顺、满意”春运。在完善“畅顺春运”制度机制的基础上,按照引导错峰出行、降低旅途风险、加强人员防护的基本原则,想深一层、干多一步,在保障运力和道路通行能力的基础上,着力完善春运疫情防控机制,坚持科学精准施策,把春运防控措施做细做实做到位。
下面,我向大家通报有关情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广东建设高水平交通强省的关键之年。9月份,省委省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高规格召开了交通强省建设大会,推动广东交通强省建设进入全面加速期。广东交通人在交通运输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等重大战略为契机,勇当“开路先锋”,交通运输各项工作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为今年的春运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一是深入扎实推进交通强国试点和交通强省建设。2021年,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成立了加快建设交通强省领导小组,深入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广东试点任务,全面启动实施交通强省“十大工程”。高水平编制完成《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并由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成为了省内第一份由省委省政府印发的综合交通规划。《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与《规划纲要》分别明确了我省2025年和2035年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同时,印发出台了全省综合运输服务、铁路货运、国省道、农村公路、水运、数字交通等“十四五”发展专项规划,细化完善了交通专项发展目标任务,形成了我省交通运输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五年规划、年度计划,有力推动构建全省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2021年,全省续建高速公路项目50项约1911公里,省管铁路项目19项约1600公里,水运工程44个。建成云浮至茂名、广州至连州、阳江至茂名高速改扩建等14项约600公里高速公路;广(州)佛(山)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南、佛山到东莞城际广州南至望洪段基本建成;广州港南沙港区近洋码头、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完工,湛江港成为华南第一个成功靠泊40万吨级船舶的世界级深水港。深中通道完成20个管节沉放,东人工岛主线堰筑段隧道实现封顶;南(沙)中(山)高速、中山西部外环高速等互联互通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新建惠(州)肇(庆)高速前期工作及京港澳高速、沈海高速等国家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改扩建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广州至湛江、汕尾到汕头高铁大直径穿海隧道顺利推进,我省自主投资建设管理的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珠海肇庆高铁江门至珠三角机场段全线开工建设,广(州)清(远)城际南延、北延等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加快推进,广州港环大虎岛公用航道、矾石水道航道一期工程开工……
二是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多方协同联动机制日益完善,让出行选择更多更畅顺。2021年,我省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48公里,新增云茂、广连两条出省通道,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1万公里,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阳茂高速完成双向8车道改扩建,我省6车道以上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5000公里。高速公路更多更宽敞,高速公路出口车流总量超22亿辆次,居全国第一。随着赣深高铁开通运营,全省实现“市市通高铁”,老百姓在省内乘坐高铁出行更加方便。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新增109公里,全省城市轨道运营里程达1137.5公里,居全国首位,城市通勤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韶关丹霞机场正式通航,为粤北地区人民出行增加了一种方式。在高速公路“一站一策”“一堵点一方案”的基础上,路段业主、路政和交警“一路三方”协同配合机制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了春运期间高速公路监测预警、路面管控、事故快速处理和救援疏运能力。
三是综合施策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使出行环境更加安全。在加强对行业从业人员培训的基础上,建立了公安、交通部门对客货运输驾驶员的信息共享机制,制定了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突出的驾驶人行业禁入规定,不断提升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在省内所有符合条件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专设危化品车辆停放区,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安全管理水平。实施“在役公路重大隐患存量清零行动”和“在役公路安全防护提升”等重点攻坚,提前完成全省“一清一灯一带”“平安路口”“穿村过镇”建设目标。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约3000公里,改建、改造国省道超过1500公里,完成公路桥梁安全隐患整治545座,公路技术等级和路况水平稳步提升。建立源头治超信息监管系统,对全省1673家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实行24小时监管。全省近3万辆客运班车和客运包车、超过2万辆危险品运输车和约35万辆重型货车全部安装智能监控系统,通过设备直连方式,实现对驾驶员疲劳驾驶、未系安全带等不安全的驾驶行为进行实时提醒。全省高速公路937个入口均安装了称重设备,全面实施“货车必检、入口称重、超限禁入、出口倒查”模式。高速公路入口超限率比2019年下降超过2/3。通过综合施策,2021年全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和死亡人数同比持续双下降。
四是不断改善出行环境,力争让人民更满意。为了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个性化出行,我们充分发挥道路运输“门到门”服务优势,在客流集中、客运需求大的区域建立具备传统客运站的发车功能的简约版“客运站”——招呼站。2021年,全省建成招呼站163个,开通短途客运、接驳公交线路2106条。按标准完成455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区)厕所整治提升任务,新建高速公路服务区厕所近50处,高速公路服务区基本实现第三卫生间全覆盖,服务区的如厕环境将更为舒适。建成广肇高速公路服务区、广河高速杨村服务区等32个“司机之家”。新建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60座,服务区充电站总数达407座,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基本都安装了充电设施,尽力满足开电动车出行的旅客需求。另外,深圳机场启用卫星厅,乘客候机、登机更加方便快捷。全国交通一卡通实现城市公交以及广州、深圳、佛山地铁全覆盖,只要一卡在手,便可畅行广东,互通全国。
2022年,我们将迎来参加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各国来宾,更将迎来党的二十大。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省建设大会部署,推动交通发展实现“三个转变”,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加快推进深中通道、黄茅海通道等跨江通道以及广(州)湛(江)、广(州)汕(尾)汕(头)等铁路项目建设,力争建成中山西部外环等8个高速公路项目和新(塘)白(云机场)广(州)城际等2个铁路项目,构建内外高效联通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交通强省。我的通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提问环节
中国交通报记者
今天是春运的第一天,我们关注到随着春节临近,出行的人员逐渐增多,请问交通运输部门将如何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旅客的出行安全?谢谢。
杨俊波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春运工作的核心之一就是疫情防控。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我们将坚持全国、全省“一盘棋”的思想,在春运期间把疫情防控的措施做细做实做到位,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平安出行。
一是坚持“一日一研判”,压实各方责任,做好应急防控应急准备。省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已印发《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对春运期间全省汽车站、火车站、机场、水运码头和服务区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部署。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将进一步细化要求,逐级压实责任,确保将工作要求传达到行业第一线。省交通运输厅和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都已经落实了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畅通与各有关部门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渠道。同时,指导各地完善应急预案,根据疫情不同规模等级,以及可能引起的交通管控、客流突变等情况,周密开展运输组织、应急处置、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储备应急物资和应急人员,确保运力和应急队伍安全可靠。加强对涉疫地区客运交通管控,原则上暂停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道路客运服务,暂停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的跨城公交、出租车、网约车、顺风车等业务。春运期间,我们还采取“四不两直”、明查暗访等方式对汽车站、火车站、机场、水运码头和服务区等交通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从业单位把疫情防控的措施做细做实做到位。
二是坚持联防联控,强化重点环节、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持之以恒抓好汽车站、火车站、机场、水运码头和服务区的疫情防控,完善公安、卫健、交通三方联防联控机制,细化落实各类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消毒通风、设置隔离留观区等规定,严格落实进站旅客测温、健康码亮码通行、佩戴口罩“三个100%”和发热乘客信息登记、移交转运等工作。制定完善防控预案和分类应对预案。严控高铁、列车、长途客运汽车、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载客率。严格落实涉疫地区来粤旅客落地核酸检测工作,持续加强机场、火车站核酸检测力度。加强对航空器、人、货、物交接转运等重点环节管控,做好机场候机楼通风消毒、重点区域分区管控。严格落实外防输入措施,持续做好国际港口水运口岸的疫情防控,严格落实“一船一案”“一作业一消杀”等制度。充分发挥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首站拦截”作用,做到“批批检测、件件消杀”。
三是改进完善交通运输领域“健康码”查验服务工作,鼓励非接触方式进站。优化售票组织,进一步提升网络售票服务水平,扩大“无接触”出行服务应用范围,通过增设自动检票、测温设备、安检机、设置绿色通道等方式提高进站效率。客运场站、服务区等将增加进站口、安检、售票窗口、检票口等关键部位服务人员,及时增加进出站通道和安检通道,加强客流疏导组织,并为不会使用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儿童、视障听障人士等提供代查健康码、协助信息填报服务。目前,全省三级以上客运站已全部实现刷身份证核验“健康码”进站。广东省汽车客运站等重大交通枢纽将采用人脸识别等非接触方式进入车站。
四是加强对春运一线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测和管理,严格落实个人防护要求,规范操作流程。将客运场站、服务区、交通工具等一线工作人员纳入核酸检测“应检尽检”范围,及时组织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严格实行体温检测正常、佩戴口罩上岗。指导并监督一线工作人员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按要求正确穿戴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核酸检测。
根据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势,自驾出行的人员会有所增长。借此机会,我提醒自驾出行的朋友和同志们,要配合疫情防控的检查,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站停靠时,要遵守扫码登记、测温等各项规定,正确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加强个人防护,减少停留时间,共同为春运疫情防控作出贡献!谢谢。
香港文汇报记者
从刚刚的通报中,我们了解到,去年广东交通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而且还召开了推进交通强省建设大会,对广东建设交通强省工作进行了部署。那么,请给我们介绍一下广东将怎么推进交通强省建设?现在进展得怎么样了?谢谢。
李静
谢谢您的提问。交通强国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发展阶段交通运输发展的总纲领。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广东贯彻实施意见,提出了建设便捷高效的综合运输通道等交通强国建设十大工程。
2021年9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广东交通强省建设大会,发布了《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对推进广东的交通强省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和推动落实。《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 年全面实现“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基本建成交通强省的目标,明确了我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是构建综合立体的交通发展新格局,打造28.2 万公里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三横六纵两联”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2+3+8+8”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完善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运输网络。
二是建成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建设开放引领的世界一流港口群、功能协同的全球卓越机场群、面向港澳的互联互通口岸群和铁路主导的综合交通枢纽群。
三是构建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建成多网融合的轨道交通网、外联内畅的干线公路网、通江达海的干线航道网、能力充裕的油气管道网、普惠高效的邮政快递网。
四是推进综合交通方式和区域的一体化融合,交通运输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交通网与信息网、能源网融合发展。
五是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建设平安、智慧、绿色和人文交通,提升治理能力。
会议要求深刻认识交通运输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意义,通过强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交通运输供给,以及创新赋能、治理能力建设等,推动全省交通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1年,在广东省加快建设交通强省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全力推进广东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圆满完成年度工作。
一是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高速公路改扩建关键技术研究在技术标准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跨海交通集群工程在超高混凝土桥塔一体化智能筑塔机等核心设备方面突破“卡脖子”难题,纳入交通运输部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项目清单。常规跨径钢桥标准化设计建造试点任务进展顺利。
二是交通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顺利推进,阳江、珠海等市部分路段已开工建设。韶关、肇庆、河源、云浮、清远等市旅游公路规划建设正在积极推进。
三是智慧交通建设试点取得积极进展。依托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重大项目开展技术攻关,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参与制定行业、地方标准65项。省内千吨级以上内河高等级航道实现电子航道图全覆盖;智慧公路建设有序推进。
四是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初步建成。广州、深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影响力显著增强,国际运输网络连通度进一步提高。
五是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进展。城市群地区(都市圈)公路与城市道路一体化融合发展机制、高度城镇化地区通道走廊资源的综合利用取得良好示范。“互联网+”出租汽车行业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谢谢!
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关于安全出行,杨俊波先生提到了去年广东完成了545座危桥改造,圆满地完成了“民生实事”的工作任务,为群众返乡和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提供了更为安全的出行环境,请问你们是怎样保障这些改造桥梁的质量的?谢谢。
杨俊波
谢谢您的提问。全面推动农村公路桥梁安全改造是2021年我省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去年,在省级财政全额负责改造的工程费用的基础上,交通部门通过创新管理模式、统一技术标准等方式,高质量地完成了545座危桥的安全改造任务。
一是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以前,我省危桥改造工作主要由地方自行实施开展。由于危桥大部分散布在粤东、粤西、粤北的偏远地区,地方财政等资金也相对紧张,危桥改造实施进度慢,部分危桥改造工期严重滞后。加上各地技术标准不一样,完成质量参差不齐。为了加快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农村交通安全,安全高效、保质保量地完成危桥改造工作任务,交通部门创新采用建设总承包“交钥匙”工程管理模式,将分散在粤东、粤西、粤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公路危桥分别打包,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取建设总承包单位统一实施改造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全省统一的建设标准,进一步优化建设方案,控制工程造价,组织开展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工作,大大减少了前期审批、设计、施工和监理招投标等项目前期工作时间。
二是制定统一技术标准,打造“精品桥”“放心桥”。首先,明确危桥评判标准。把主要构件有大缺损或影响承载力的桥梁判定为四类桥,把主要桥梁构存在严重缺损危及桥梁安全的桥梁判定为五类桥。这两类桥都是我们重点改造的对象。其次,明确危桥改造方案和改造完成评判标准,并据此组织制定了危桥改造设计标准图,编写了检测与评定及标准化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更好地指导我省农村公路桥梁改造实施工作。第三,监督总承包按照设计指南等技术标准组织实施。至去年底,我省已经有545座危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完工、质量检测合格和具备通车条件的改造目标,且宽度基本达到县道上的不低于8.5米、乡道上的不低于7.5米、村道上的不低于6.5米或不小于原有桥梁的宽度,基本实现了双向通行。
三是实行“一月一调度”工作机制,高效推进危旧桥集中改造。省里专门制定了《广东省公路桥梁安全保障和危旧桥梁改造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除了从加强资金保障、养护监管、质量监管、部门协调、桥区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部署外,还实行“一月一调度”的工作机制,确保危桥改造工作高效扎实推进。各地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专门成立了危旧桥协调工作组,收集原有桥梁的资料,协调征地拆迁等具体工作,并认真履行建设过程中的监管职责。各部门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高效推进危旧桥梁的改造工作。
四是严把质量关,保证建设质量和安全耐久性。通过组织质量检测机构定期到各地开展桥梁质量安全检测,在原有桥梁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研发全省农村公路危旧桥梁管理系统和手机APP,实时动态、高效精准掌握危桥改造工程推进的情况,严格把好质量关。同时,组织省内安全技术专家和获省级“平安工地”典型项目的建设管理人员到粤东、粤西、粤北等地方开展帮扶指导,提高县级农村公路建管监管人员专业水平。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加强对施工现场、施工工艺的监管,严把材料准入关、施工工序关。
2021年“全面推动农村公路桥梁安全改造”的任务圆满完成后,我们还将落实农村公路县、乡、村三级“路长制”,探索建立“建设养护一体化”模式,高品质养护好农村公路和桥梁。谢谢!
广州日报记者
在建设交通强省的进程中,广东去年实现了“市市通高铁”,相信春运期间选择高铁出行的人会越来越多。那么请问,你们会怎样去推进“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
李静
谢谢您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也是交通强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021年,我们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历史发展机遇,统筹考虑城市发展、区域联动、产业协同、资源共享等因素,积极推进穗莞深城际、广佛环城际等15个湾区续建铁路项目建设。珠肇高铁、广花城际、芳白城际等6个项目如期开工。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超过2300公里,大湾区内主要城市间基本实现了1小时通达。
2022年,广珠(澳)高铁鹤州至横琴段、深惠城际前海至坪地段等7个项目约400公里将开工建设。新白广城际、广东南海一汽大众铁路专用线力争完工。届时,大湾区内将新增铁路总里程139公里,大湾区内铁路网络将进一步完善。
为了推进“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充分发挥高铁、城际对湾区经济和社会融合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我们在《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框架下,通过完善机制制度、建立技术标准体系,不断推进省管铁路建设。
一是创新建设监管体制机制,提升铁路建设监管能力。建立省内“上下联动”的铁路建设协同监管机制。“上”与广州铁路监管局开展联合监管,“下”落实地市铁路主管部门的属地监管职责,充分发挥主管部门“就近监管、就便监管”作用。
二是完善地方铁路管理制度,提升铁路建设水平。按照城际铁路“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筹运营”的要求,着力推进投资多元化、建设自主化改革。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推动省管铁路从国铁代建、EPC总承包转向自主审批、自主建设管理。同时,为充分发挥多个铁路建设主体协同,深化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主体由省铁投集团调整为由广州、深圳两地地铁集团分别牵头负责。我们先后出台了铁路工程的建设管理、质量监督、安全生产监管、造价管理、竣工验收及信用管理等10项规范性文件,搭建起省管铁路建设管理制度的“四梁八柱”,填补了空白,保障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是创新打造城际铁路技术标准体系,推进大湾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围绕大湾区城际客流量大、市域客流占比高、通勤需求强烈、进入城市中心地下敷设趋势明显、跨线运营等新特征,我们积极推进解决多层次轨道交通互联互通面临的物理衔接不畅、关键技术兼容不够、运营协同不完善等问题,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的期待,创新编制了《广东省城际铁路设计细则》,同步开展了广东省城际铁路设计标准体系研究,构建起涵盖集设计、验收、运营于一体的大湾区技术标准体系。同时,大力推进城际铁路工程关键技术创新,推动智能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点,打造创新驱动、绿色智能的湾区轨道交通网络,全面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管理水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