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4日,省交通运输厅在广东大厦组织召开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货运物流通道与枢纽节点规划》研究项目专家评审会。评审专家组由交通运输部周伟总工程师、部科学研究院石宝林院长、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刘占山副院长等专家组成。省交通运输厅李静厅长、刘晓华副厅长到会与专家讨论交流。
项目首次应用“交通区位”原理,深入分析了广东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交通区位,并对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货运物流通道与枢纽节点进行顶层设计,具有创新性。经过听取汇报认真审阅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研究立足点高,视野广阔,观点新颖,研究理论方法科学,同意通过评审;同时,建议进一步梳理完善研究成果,可作为广东省参与“一带一路”货运物流通道与枢纽节点建设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研究认为,广东具有“一带一路”倡议主枢纽的交通区位。广东是大陆经南海过台湾海峡、巴士海峡、民都洛海峡、巽他海峡、马六甲海峡航线的起讫点,历来就是“一路”的重要枢纽。随着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还将成为第三欧亚大陆桥(鹿特丹/杜伊斯堡/巴尔干半岛/安卡拉/德黑兰/新德里/加尔各答(现)—(新)达卡/昆明/广州)的东方新端点。在国内,通过广州—郑州—北京—齐齐哈尔往北与广州—南宁—昆明往西南的两条物流通道,与“一带”中的六条经济走廊有效连接,使“一带”和“一路”互成腹地。广东应把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的珠三角港群和以湛江港为支撑的粤西港口群通过港口联盟整合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主枢纽港群”。一方面强化港口铁路及重载车专用高速公路为主的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洛湛铁路电气化改造和肇庆至柳州铁路建设;另一方面加速西枝江与淡水河航道升级拓展开发,开凿大亚湾/红海湾通道(大红运河),建设阳江港和西江的内河通道,完善广东河海一体集疏运系统,在解决湛江发展淡水不足问题的同时,拓展阳江港腹地,引导产业向珠三角东西两翼第次扩展,改善港口及国际物流服务软件设施、提升软件服务水平。通过港口联盟,将珠三角港口群和粤西港口群打造成“一带一路”倡议主枢纽,并携手港澳,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航运中心集群,将粤东港口群打造成“一带一路”承东联西的战略支点。此外,广东应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主动参与增强我国印度洋控制力和减轻马六甲海峡瓶颈制约战略的建设工程,为广东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能源及矿产资源运输通道的安全性、可靠性发挥应有作用。
根据研究,广东参与东盟及南亚四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物流枢纽节点优先程度的建议,提出了优先推进、重点推进和关注发展三个层次的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