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微信
| 手机端
| 政务邮箱| 无障碍浏览|
首页 > 动态新闻 > 广东交通新闻

【媒体报道】 勇闯“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之路

发布时间: 2016-12-13 15:47 来源: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打印】 231

1211日,《南方日报》第A03版整版刊出文章《2016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举行总决赛 勇闯“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之路》,对2016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举行总决赛进行专题报道。详情如下:

交通互联,百花齐放;运输突围,步履坚定。1210日、11日,2016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的总决赛在广州举行,三大赛事52支队伍进行最终的对决,所有的获奖项目将于12日在广东科学中心颁发。长达4个月的比赛,究竟谁能从上千支报名团队中脱颖而出,明日见分晓。

双创大赛已具备全国影响力

为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大部署,加快交通运输领域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互联网与交通运输的跨界融合与延伸发展,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经交通运输部批复同意,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中国交通报社、番禺区政府联合主办了2016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双创大赛”),大赛共分为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大赛(简称“创新大赛”)、互联网交通运输融合创业大赛(简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创客大赛(简称“创客大赛”)三大赛事以及电子支付、大数据两项分赛。另外,大赛组委会还组建了六大资源池,并在赛事前后举办九大活动。

11月下旬,创新大赛和创业大赛的复赛分别在广州和北京举行;此外,两项分赛电子支付分赛和大数据分赛的决赛也先后展开;129日、10日,创客大赛的复赛及总决赛接连在华南理工大学上演;11日,创新大赛及创业大赛的两场总决赛同时在广州番禺拉开战幕。赛事持续升温,氛围越来越浓。

在北京的创业大赛复赛现场,大赛组委会主任,中国交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蔡玉贺表示,双创大赛的持续推进,再次展示了广东作为改革先锋的角色。双创大赛已经具备了全国影响力,将成为全行业践行“互联网+”战略的重要平台。

双创大赛自818日启动以来,共有25个省市区及新加坡等地的1026个项目报名参赛,包括10多家全国道路运输百强企业报名参与其中。无论是报名数量,还是参赛项目的质量,都超过了上一届。

赛事吸引了行业内外的众多人士参与。1128日上午,由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广东运筹汇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创新大赛复赛正式开锣,来自行业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创投机构等的专家大咖,传统运输企业、互联网企业代表,以及参赛团队近300人齐聚一堂。其中湖南郴州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尽管没有项目参赛,但专门组成了10个人的观摩团,由集团副董事长陈实华、集团副总经理邹贤瑜带队前来观摩比赛。邹贤瑜表示,他们通过大赛微信公众号获知复赛消息,考虑到自身在向互联网靠拢方面比同类企业滞后,公司决定组织中层管理人员前来观摩,希望从中学习到一些先进的经验。另外,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专门组织了37人的助威团,前来观摩助威。

比赛项目获创投机构广泛关注

大赛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刘晓华在创新大赛复赛启动仪式上强调,比赛一定要公平、公正,评审工作要非常严密、周到、细致,“每一个参赛团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拿出自己最好的成果,希望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恳请评委们仔细聆听参赛选手讲解,他们这个项目在这次大赛中的命运,就掌握在你们手上”。另外,他表示,比赛绝不允许有任何徇私舞弊的行为,参赛团队也不要轻信任何可以帮助获奖的不实消息,“希望那些真正优势的团队,可以进入到我们的总决赛和颁奖典礼”。

为了确保比赛公平公正,大赛组委会特意邀请了公证处的公证人员对比赛进行监督公证。此外,在评审期间,评委们的手机全部上交至工作人员处,确保评审工作不受外界干扰。

“我觉得你们将过多的精力放在投资及收益上,对技术、‘互联网+’部分的描述不够详细”“这个项目应该避免‘看上去很美’的现象发生,应尽快将项目落地,并完善商业和盈利模式”……在各项比赛现场,选手逐个上台路演,在与评委的答辩环节,评委们毫不客气,言辞犀利地与每个参赛队伍交锋。当然,遇到好的项目,评委们也不吝赞赏,并给出一些完善项目的建议。

现场观摩比赛的嘉宾中还有不少来自创投机构。多个参赛团队比赛完毕之后,刚下台就被创投机构的代表约到场外详谈,对项目技术细节、项目可行性、团队成员结构等问题进行详细询问,寻求合作的机会。

广州修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参赛项目“修连邦汽车维修质量监管平台”进入到创业大赛复赛二十强,该项目负责人陈亚东认为,此次复赛汇聚了100多个优秀的团队,“修连邦”能从众多的优秀项目中脱颖而出,是对项目非常大的肯定。他说,大赛的评委团都是行业资深的专家和投资人,在与评委的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得到了很多客观的宝贵意见,项目也吸引了数位投资人的浓厚兴趣。在大赛期间,也有幸结识了不少有合作可能的朋友。

“互联网+交通运输”深入人心

“今天我们看到一张张充满激情的面孔,一张张对未来充满信心的面孔”,刘晓华在创新大赛复赛启动仪式上表示,今年大赛分成创新、创业、创客3个领域,进行了深度的挖掘,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大家的参赛积极性非常高,而且参赛质量也比去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说明“互联网+交通运输”已经在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深入人心,大家都意识到要在变化中寻求自己的发展。

去年,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相关单位举办了首届双创大赛,为传统运输行业如何迎接互联网带来的运输新模式、新业态的挑战,提供了前瞻性的良好示范。一年来,广东省在推进“互联网+”交通运输工作乘势而上,成绩斐然,如汽车客运联网售票网络覆盖全省三级及以上客运站及部分乡镇客运站共400多家,7个道路客运“互联网+”深化改革项目陆续实施,“网上飞巴士速递联网平台”正式启用,“粤运悦行”“广州如约”“运发出行”“广东交通出行”“粤通卡·ETC车宝”等出行信息综合服务APP相继上线运行,“如约学车”“酷配网”“爱车健康网”等汽车后市场新业态发展迅猛。

创新大赛复赛评委之一,大赛组委会副秘书长、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副院长温惠英在经过两天的评选后也认为,互联网已深入人心,交通领域的从业者已从对互联网一知半解过渡到积极拥抱的阶段。这表现在参加创新大赛的项目众多、覆盖的地域广泛,涉及主题丰富。

“我去年也担任过评委,感觉今年的项目质量上比去年高。我认为交通运输企业参加这个大赛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最终要回归到商业的本源及交通运输本身上。”在温惠英看来,虽然说道路客运目前受到互联网的冲击最大,但发展空间最大的还是道路客运。另外,除了参赛项目涉及到的领域外,交通行业还有一个可以挖掘的空间,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高效的行业管理、监控,比如说诚信体系的建立等。温惠英还认为,一些参赛项目有非常奇妙、非常超前的想法,虽然目前很难落地,但也要为他们的奇思妙想点赞。

创业大赛复赛评委会主席王笑京也对创业大赛的参赛项目进行了点评。他表示,今年创业大赛复赛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参赛团队覆盖全面,有很多初创团队,也有不少是已经获得了几轮融资的成熟企业,反映了创业大赛的吸引力和项目品质在提高;二是体现出鲜明的团队精神,参赛项目、评委在团队形象、现场互动、内容展示等方面都体现了高效的团队协作;三是复赛成果突出,涌现出多个评委会普遍看好的优质项目。

垂直产业生态圈初具规模

经过激烈的角逐,创新大赛和创业大赛分别产生了复赛二十强,电子支付分赛以及大数据分赛也各自决出了一二三名,这些项目都将进入总决赛,争夺最后的一二三等奖。此外,创客大赛的复赛产生了6个优胜团队进入总决赛,于1210日决出了一二三等奖。1212日,整个双创大赛的颁奖大会将在广州番禺小谷围举行,届时将有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创投机构、互联网巨头、行业协会、运输企业等数百名代表参加,共同见证“互联网+交通运输”一年一度的盛事。

与此同时,双创大赛的配套支持与项目跟踪落地也进展顺利。创业大赛最具特色的六大资源池已经陆续发布上线,包括232个大赛命题、首批91位创业导师、74家投资孵化机构,多款智能交通技术及应用产品,系列行业扶持政策,以及汇总了高速公路通行、道路水路运输等交通领域的大数据目录集合DEMO数据等,除了在赛事期间为参赛团队提供全方位支持,接下来还将持续开放共享。

另外,中国东西部“互联网+道路运输”创新合作论坛、2016道路运输行业转型升级峰会、“互联网+”航运大数据论坛等大赛相关活动也已经陆续举行,一个“互联网+交通运输”的垂直产业生态圈已初具规模,并不断扩大。

本版文图:粤交综

论坛回顾

东西部道路运输合作再添硕果

作为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中国东西部“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合作高峰论坛在业界引起了极大反响。论坛过去一个半月,我省与西部省份合作交流哪些项目已经落地?“互联网+交通运输”合作又呈现怎样的面貌?

人员培训

启动粤藏援助合作三年行动

1122日,由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主办、广东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具体承办的2016年广东—西藏道路运输援助合作培训班在深圳开班,标志着粤藏援助合作三年行动正式启动。

来自西藏自治区道路运输管理系统的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共30人进行为期15天的集中培训学习。本次培训班邀请了交通运输行业专家、学者担任培训讲师,讲授道路运输及“互联网+”新业态相关知识,介绍广东省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相关经验和做法,并组织学员赴深圳、汕头、惠州3市实地考察客运、货运、维修企业和综合运输枢纽,与企业管理人员座谈交流。

根据《广东—西藏道路运输援助合作三年行动方案(20162018年)》,粤藏两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具体实施计划;125日,《西藏自治区运输服务改革发展政策研究》课题正式开题;农村客运站亭基础设施改造、涉外重点客运站安全检测和监控设备配置等援助合作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印发协议

推动粤黔粤滇道路客运务实合作

近日,我省分别与贵州、云南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联合印发《粤黔两省旅客道路运输合作协议》《粤滇省际道路客运联程联运试点合作协议》,推动省际客运合作落地。粤滇合作协议明确两省以深圳—蒙自为试点线路,组织企业实施省际客运联程联运试点工作;粤黔合作协议明确在不增加两省客运班线总量的前提下,发展一批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符合旅客出行需求、有别于传统班线模式的运输服务模式;加快组建粤黔接驳运输联盟;加快实现两省运证系统互联互通,构建道路运输数据信息共享机制。

互补共赢

东西部企业深化合作

 东莞市汽车运输有限公司与贵州兴黔交汽车运输集团凯里公司根据在论坛上签订的省际客运班线联合经营合作协议,经过协商,计划依托双方现有资源,组建莞凯车队,联合经营东莞—凯里往返线路。深圳市宝路华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和云南红河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协商制定了联程联运试点方案,双方决定在广西设置接驳点并共同管理,实现联程联运、一票到底、分段运输的模式,满足旅客出行需求,目前该试点线路已经两省交通主管部门同意并报交通运输部审批。深圳市长途汽车客运有限公司则利用“运发汽车票”联网售票平台,与贵州兴黔交集团开展深圳-望谟省际定制客运班线,目前定制班线已纳入我省道路客运改革试点。

精彩言论

促进“互联网+交通运输”良性发展

我们既要欢迎线上企业进入交通运输行业创业,主动对接传统行业,成为接地气、守规则的“外来的闯入者”,站在发展的前列;更要鼓励线下传统交通运输企业自我革命、改革创新,成为“行业的突围者”,站在行业的高端,加快实现客运向出行转变向旅游延伸,货运向物流转变向电商延伸,线下运输服务向在线化转型向平台化延伸,共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

“物联网+交通运输”是国家“互联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西合作、创新发展,体现了“两个大局”战略思想,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东部带动西部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此次高峰论坛,搭建起东西部“互联网+交通”创新合作的新平台,开创东西部交通运输合作新篇章,有力推进我区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西藏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丁业现

广东将以中国东西部“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为新的契机,积极探索以互联网的新技术、新理念推动西藏地区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的途径和方式,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先锋引领作用,努力为西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继续致力于推动东西部交通运输在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范围的交流与合作,共创我国交通运输的新辉煌。

——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钟旋辉

推动“互联网+”运输服务创新和技术的创新应用,关键要打造一个行业双创平台,通过双创平台来打造“互联网+交通运输”的行业生态圈。因此,我们从去年开始,就主动请示交通运输部,联合各省举办双创大赛,一是把中国“互联网+交通运输”的牌子争取到广东,将大赛打造为全国交通运输领域“四众”平台和产业创新示范推广平台;二是打造一个生态圈,通过政产学研用,将产业上游的汽车制造业等与我们运输行业链接起来,将产业下游的互联网企业等与运输行业链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刘晓华

交通基础设施是客货运输的载体,互联网是信息传导的载体,两者具有天然的关联,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特别对于西藏,无论是在城市乡村、肥沃田地、广袤草原,还是在崇山峻岭、荒滩戈壁、原始森林,无论是公路和汽车能否到达的地方,移动终端在人民群众中已经广泛普及,因此,“互联网+交通运输”融合发展带来的效益绝不是累加,而是乘积、指数效益。

——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徐文强

相关附件: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