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微信
| 手机端
| 政务邮箱| 无障碍浏览|
首页 > 动态新闻 > 广东交通新闻

气贯长虹!40年交通发展助力特区经济腾飞

发布时间: 2020-08-27 09:16 来源: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打印】 551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决定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划出一定区域设置经济特区。这标志着中国经济特区正式诞生!

  今天,2020年8月26日深圳、珠海、汕头迎来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重要时刻,城市的崛起总是跟随着交通发展的足迹,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特区发展过程中的交通瞬间。


深圳


  特区的建设最早是从蛇口炸山填海建港口开始的。特区建立之初,只有一条广深铁路单线承担客、货运功能。为了满足运输需要,1980年代初,深圳决定扩建广深铁路复线,1991年,又动工新建了平南铁路。而空中通道方面,直到1991年10月,深圳人才可以在自己家门口乘坐飞机远行,次年深圳机场客流量约为160余万人次。

1983年,深圳火车站。

90年代深圳比较少见的冷气公交大巴。

1993年建设中的盐田港。 

今日盐田港。

  40年过去了,目前深圳港年货物吞吐量达2577万标准箱,已经跃居全球超大型集装箱船舶靠泊首选港。截至2020年二季度,深圳港共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219条,通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

  深圳已接入广深港高铁、厦深铁路、广深铁路和穗深城际铁路等6条铁路,日均旅客发送量22.37万人次。

  1994年7月,广深高速全线试通车,成为首条连接广深两地的高速公路,连通了广州、东莞、深圳和香港,带动了周边经济高速腾飞,成为了全国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

2013年12月,广深沿江高速全线贯通,缓解了广深高速的交通压力。

2016年6月28日,深圳地铁11号线开通,从福田中心区到机场30分钟可达。

2011年12月26日,广深高铁开通,深圳正式进入高铁时代。

2018年9月23日,广深港高铁开通。

新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候机大厅宽敞明亮,设计新颖。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已经突破5000万人次,客货运业务排名均跻身全球机场前30强。机场航线网络覆盖亚欧美澳非五大洲,国际客运航线已经通达全球60城。

2016年12月28日,深中通道开工建设。

  目前,深中通道项目整体进展顺利,预计再过四年建成通车,届时深圳到中山的时间将拉近至20分钟。


珠海


  从一个落后的边境农业县到现在成为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40年珠海,风华正茂越来越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托举着这座“浪漫之城”的奋搏梦想写下壮丽动人的诗篇。

  1982年6月,九洲港通航迎来第一批香港旅客,如今已成为全国最大水路客运口岸之一,年接待量突破500万人次,未来将打造门户性滨海休闲中心和世界性航海旅游基地。

  2009年12月15日动工建设,2018年10月24日正式开通运营,港珠澳大桥腾跃伶仃洋成为连接粤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

  2005年12月,广珠城际铁路动工兴建。2020年8月18日,珠机城际一期开通,城市中心拥有高效出行的轨道交通线路,珠海交通格局呈现新变化。

       珠海目前拥有金湾机场和九洲机场两座机场,另外莲洲通用航空机场也在建设中,即将投入运营。

  珠海金湾机场于1992年12月31日动工建设,1995年5月30日举行通航。珠海机场发展突飞猛进,2018年,珠海金湾机场首次迈入千万级机场行列,旅客吞吐量达1122.1万人次;2019年,珠海机场旅客吞吐量完成1228.3万人次。

  20世纪90年代,借着改革开放的有利形势,广东加快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

  1995年10月15日,珠海境内首条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亦称广珠东线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至1999年12月6日建成通车。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是京港澳高速公路最南端的一段,是一条直接通过陆路联系北京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实为珠海)的高速公路。

  2001年12月24日,广珠西线高速公路一期开工建设,2013年1月25日三期项目通车。广州珠西线沿海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将进一步改善珠三角地区路网结构,对实现广州、佛山、中山、珠海等地的一小时交通圈意义重大。


汕头

  从南海边的边陲渔村,到内秀外名的活力特区。40年,汕头砥砺奋进,越来越完善的交通脉络助力打造着这颗和美侨乡粤东明珠。

  汕头因港而立、因港而兴。汕头港历史悠久,清朝年间便开港。虽然中间有过历史的伤痛,但自建立汕头经济特区40年来,汕头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已经发展成为沿海25个国家级主要港口之一,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建设的15个沿海港口之一,广东五大枢纽港之一,也是广东省首个对台直航的港口,与世界57个国家和地区的268个港口有货运往来。

  汕头海湾大桥于1992年动工兴建,于1995年12月28日通车运营,是中国广东省汕头市境内连接濠江区与龙湖区的跨海通道,位于礐石海之上,是沈海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构成汕头市区东部的城市主干道路之一。

  广汕公路西起广州市天河区,抵达汕头市濠江区,全长533.8公里,是广州通往粤东及福建的陆上交通大动脉。1991年3月,广汕公路汕头段按二级公路标准改造,全线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1992年11月底全部改造竣工。

  1993年5月,深汕高速公路西段动工建设。接着,1993年11月1日东段动工建设,最终,1996年12月28日全段于投入运营。自此,有了广东省境内第一条连接深圳市与汕头市的高等级公路

  南澳大桥于2009年动工兴建,于2015年通车运营。作为连接澄海区与南澳县的跨海通道,彻底摆脱陆岛交通完全依靠轮渡的历史并成为汕头闻名遐迩的新地标。

  汕头站始建于清朝,1995年,新建的汕头站投入使用。2020年,汕头高铁站枢纽一体化工程项目正式启动,将把汕头站打造成为集高铁、普铁、城际铁路、城轨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

  前不久,汕头海湾隧道首次爆破顺利完成,汕汕铁路将于2023年建成通车。

  从小渔村到国际大都市,从边境农业县到海滨城市,从南海边陲到走向世界。交通发展支撑着特区经济的腾飞,四十而已,日新月异不惑之年再出发,未来已来,共创美好!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