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微信
| 手机端
| 政务邮箱| 无障碍浏览|
首页 > 动态新闻 > 广东交通新闻

“双城记”:广东两地成为省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

发布时间: 2020-12-04 10:40 来源: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打印】 427

  前不久佛山、汕头顺利通过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评审验收,正式成为广东省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

  综合运输服务兴得益于交通运输发展格局气象兴,一个地处珠三角腹地,一个地处粤东沿海,它们因地制宜起步发展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先行官。如今它们积极依托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一步步奔向广阔前程,下面一起看看广东省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双城记”如何精彩演绎。


佛山

  近年来,佛山市交通建设发展以“构建畅达、高效、绿色、公平、安全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建成珠三角西部重要枢纽城市、高品质的公交优先发展示范城市”为总目标,不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运输服务品质、优化运输体制机制、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珠江西岸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得到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高铁城际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佛山建成佛山西站、广佛肇城际,三水北站、三水南站区域通达性不断提升。

  2014年12月,三水南站开通,三水居民出行将变得十分便利,乘坐高铁仅需3-4小时便可到达贵阳、南宁等地。

  随着三水南站与广州南站的接通,市民可快速到达广州南站换乘前往北京、上海、武汉等国内主要城市,极大拉近了三水区与全国主要城市群之间的时间距离。

  2016年3月,三水北站建成开通,有效地串联了三水新老城区,并成为了广佛肇城际站,进一步加强了三地的联系。

佛山西站

  2017年8月,佛山西站建成并开通运营,实现了佛山与粤桂黔地区和广深等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快速联系,3小时可达南宁、4小时可达贵阳、20分钟可达广州南。


  高速公路

  初步形成以广佛为核心的“双轴三环九射”的区域高速公路网络。

广佛高速谢边收费站

  截至2019年底佛山建成通车高速公路545公里,以广佛为核心的“双轴三环九射”的区域高速公路网络、市域“两环四纵五横”市域高速公路网络初步形成。

  2019年,佛山市域高速路网密度达14.3km/100km²,位列广东省第四。佛山与珠三角主要城市基本实现2小时可达。


  港口水运

  形成“三横二纵”的骨干航道内河航道条件优越,港口吞吐量不断攀升。

黄金水道

  佛山通航河流78条,通航里程1075公里,约占全省通航里程10%,是大西南与湾区联系必经之路。

繁忙水道

  佛山持续完善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新建34个泊位,其中6个5000吨级、7个3000吨级、13个1000吨级。随着港口设施的不断完善,佛山货运吞吐发展迅速,2019年佛山港吞吐量超9600万吨,13年至19年年均增长率12.67% ,集装箱吞吐量为444万TEU 。


  公共交通

  城市轨道网络骨干架构初现雏形,引领城市和交通建设新发展。

地铁广佛线

  2018年,地铁广佛线全线建成通车,佛山境内线路长度增至21.47公里,新开通站四座,分别是新城东站、东平站、世纪莲站、澜石站。至2019年,地铁广佛线总客运量达到1.9亿人次,日均客流量达53.03万人次,为广佛客流交互提供保障。

佛山地铁2号线建设

高明有轨电车

  目前,佛山地铁2、3号线,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南海新交通已全面开工,高明有轨电车示范线也开通运营。公交改革推陈出新,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华丽蝶变。

  岭南大道公交枢纽站

  2016年

  中心城区推行骨干公交,目前形成“五纵九横”的骨干公交网络,日均客运量达6.5万人次;

  2017年

  佛山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全国“十三五”时期第一批公交都市建设创建城市;

  2018年

  佛山成为省内首个大规模使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示范城市;

  2019年

  建设总里程达157.2公里的公交专用道网络,中心城区公交车全天平均运行速度为18.8公里/小时。全市五区均已完成公交改革,佛山“公交TC管理模式”被评为省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十大最具影响力事件”。


  综合运输服务升级

  综合运输组织模式不断优化,运输方式日渐丰富,与港珠澳客运接驳能力增强。

佛山禅城区魁奇路机场候机楼

  客运方面,机场巴士、候机楼建设不断推进,航空联程服务日渐完善。截至目前:

  佛山市内共设置广州白云机场候机楼8座,开通机场快线9条,能够实现各区快速联系白云机场。

  三水区开通了旅游直通巴士服务直达澳门中心区和澳门机场;

  顺德区开通了顺德汽车客运站城市候机楼至珠海机场客运站的直达专线;

  禅城区开设香港机场候机楼,实现了“公路客运+水运客船+国际机场航班”接驳联运。

  客运联网售票方面,目前佛山铁路客运和航空客运均可通过专业的网站实现购票,办理水路客运的有顺德客运港和高明客运港,可通过自有的官方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购票。

  公路客运全部客运站也均已实现联网售票,乘客可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方式选择车站、车次购票,实现了客运联网100%,购票方式多样化。

码头夜色

货运方面,试点多式联运和甩挂工程,有效提升运输效率。在港头码头建立“无轨铁路货场”,开创“铁水联运新模式”;引入驮丰大型货运中介,深入发展公铁驮背运输模式,为佛山公铁联运打下坚实的基础。


汕头

近年来,汕头加快构建“承湾启西、北联腹地”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速、加密往大湾区的高铁、高速公路通道,缩短与大湾区时空距离。同时积极整合全市综合客运资源,打造汕头火车站、火车站公交站、汽车客运中心站、城市候机楼“四核一体”的客运枢纽综合体。


高铁城际

对外,汕头推动打通沿海高铁新通道,重点加快广汕汕铁路建设并推动漳汕铁路尽快启动建设,形成“广汕漳+厦深”沿海高铁双通道。

今年8月底,汕汕铁路汕头湾海底隧道顺利完成首次爆破,汕汕铁路汕头段全长约48公里,项目完成后,汕头直达广州的路程时间将缩短至约1.5小时。

  对内,汕头携手潮州、揭阳围绕汕头站、潮州站、揭阳站枢纽重点推动粤东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构建连接汕潮揭三市的城际铁路网络,以轨道一体化构建汕潮揭城市群通勤体系打造汕潮揭中心城区“半小时通勤圈”和粤东地区“一小时交通圈”。

  高速公路

  在已建成的汕昆、揭惠、潮惠、沈海高速的基础上,加上计划年底建成通车的潮汕环线高速、汕揭高速以及正在推动的南澳联络线等,粤东高速网将织链成网,四通八达。

汕湛高速、潮汕环线华阳互通

  随着汕揭高速建成通车,汕头往广州的距离得到进一步压缩。潮汕环线高速途经潮汕三市,串联起沈海、汕昆、揭惠等多条高速公路和国省道。


  港口水运

  百载商埠因港而兴,汕头另一主枢纽——港口也显现建设规模。

  广澳港区防波堤、广澳港区二期以及航道二期“三大工程”全面建成,具备停靠大型远洋集装箱船舶的硬件条件,逐步将广澳港区打造成粤东港口群核心港区。

汕头港广澳港区

  城市内联

  汕头加快构建,衔接顺畅、内通外联的干线公路建设。

  汕头市结合城区扩容、产业布局的需要,加快汕头海湾隧道、牛田洋快速通道建设,消除江海对城市自然分割带来的影响;启动加快海滨路东西延、汕南大道、汕北大道等往各区县和揭阳、潮州的对外快速通道建设等。积极实现全市域交通一体化,奋力打造内联外通的交通格局。

汕头海湾隧道工程线路图

  综合客运服务网络升级

  近年来,汕头整合全市综合客运资源,打造汕头火车站、火车站公交站、汽车客运中心站、城市候机楼“四核一体”的客运枢纽综合体,优化汕头市对内、对外的综合客运服务网络。现代化、高品质的综合客运服务体系基本确立。

  “客运枢纽综合体”一体化

  汕头建成以汕头市火车客站、火车站公交站、汽车客运中心站、城市候机楼为一体的“客运枢纽综合体”的换乘和衔接通道工程。

  同时结合实际需求,定下交通标识标牌优化方案,对地下枢纽原设计的交通引导标牌进行相应补充和调整,并补充周边市政道路部分交通引导标识。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乘车,进一步优化车站乘车环境,客运中心站近年来对站场的设施、设备进行修缮、改造、升级。

厕所改造

风雨连廊

  “客运枢纽综合体”高效化

  为达“客运枢纽综合体”高效化目标,汕头努力实现各种交通方式迅速对接,确保乘客在换乘途中省时省力。保证了在“客运枢纽综合体”汕头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内不同运输方式间换乘的时间(不含候车时间)在5分钟内;从候机楼乘坐大巴、或从火车站乘坐动车提前到机场登机的时间在1小时20分钟以内。

  同时,汕头积极推动“客运枢纽综合体”快速公交建设,在火车站原有18条普通公交线路基础上,增加9条公交快线及1条普通公交线路,市民可乘坐公交车前往六区一县。新增加的9条公交快线,主要以快捷为特点。

  交通运输为城市腾飞助力加速,广东各地交通奋勇争先、携手共进共同打造,一个内联外通、高效便捷的交通大省。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