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第一批典型经验的通知,其中,广东有2项创新做法成功入选。
▲图源:交通运输部
创新铁路与海港合作机制
创新做法:推行铁路和码头一体化管理 带动业务一体协同发展
广州港首创华南港口运营铁路货场,实现港站一体化高效运营,打通了南沙港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推动港口向内陆腹地辐射纵深,助力区域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打造南沙港铁路与南沙港区码头一体化管理的模式,实现南沙港区集装箱码头与南沙港南站设施衔接、信息共享、运营协同,火车取送、站场装卸和站场-码头堆场转运均由广州港物流有限公司运营,可灵活调配铁路、码头等相关资源,保障了港口到铁路货场的运输时效和资源统一调度。
南沙三期码头将南站货场视为其后方堆场,把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看做一个虚拟驳船,参照水闸模式对海铁联运集装箱进行出场、入场数据管理,录入海铁班列信息,方便客户在各码头官网或微信公众号直接查询,实现各方信息互联互通。同时,广州港积极对接海关,申请将南站货场纳入港口海关监管区,视同港区内堆场进行管理,实现外贸进口集装箱卸船后直接用港拖从船边分流到南站货场,然后再进行清关和火车发运事宜;同理,外贸出口集装箱从火车上卸到南站货场后即视为运抵南沙港,可先发送运抵、报关,再转场至各码头,避免因集中到达导致转场不及时而耽误出口报关,从而降低短驳费用、避免二次装卸,实现了码头和南站的资源共享,提高作业效率。
创建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构建枢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创新做法:航空货站异地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设备升级改造助力异地安检互认
广州交投集团在已开展国际班列业务的基础上,积极与其他国家物流枢纽拓展海铁联运、地空联运等业务。海铁联运方面,与广州港、深圳盐田港、白云空港积极对接,联合广铁集团积极拓展海铁联运业务,目前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地空联运方面,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推动落实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航空货运业务,打造地空“即场式”联运体系。去年,广州交投集团已与广东省机场集团签订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远程货站合作协议,依托东部枢纽周边发达的高速路网系统,着力共同打造“城市航空货站”,统一安检和装运标准,实现“互检互认”,建立物流全程“一单制”服务方式,提升多式联运效率。
口岸建设方面,与广东省机场集团共同打造“外贸服务综合体”,丰富城市航空口岸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航空口岸营商环境。
货运航空方面,广州交投集团作为第二大股东组建广州货运航空公司,打造广州市属国企主导的本土货航公司,以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异地航空货站为基础,未来着眼航空货运喂给大湾区各大枢纽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