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交通系统中,有着一对对“父子兵”,他们子承父业、薪火相传用行动践行着建设交通强国的号召。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父亲节,我们请来几位年轻人,分享他们与交通人父亲之间的故事。同时,我们也向交通行业所有辛苦工作兢兢业业的父亲们,道一声:爸爸,辛苦了!
紫惠高速王东(父亲)、阳茂项目王新宇(儿子):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紫惠高速项目中的王东、王新宇便是这样一对工程师父子,他们既是师徒,更是战友,在高速路上并肩战斗,用心传承着广东交通人敢为人先、甘于奉献的精神。
王新宇父子合照
15年前,王新宇在父亲的带领下第一次踏上在建的高速公路。在向远方不断延伸的宽阔路基上,压路机、运输车来往穿梭,高高耸立的机械吊臂,辛勤忙碌的施工人员,都深深地吸引了好奇的王新宇。夕阳下,看着父亲指着远方正在施工的桥梁时流露出的骄傲、热爱的神情,年幼的王新宇被深深地震撼了,“原来这就是父亲一直在奉献的事业。”从那一刻起,每当别人问起他的理想,王新宇都是豪不犹豫地说:“当工程师,修高速公路。”
追随着父亲的脚步,王新宇不断向理想进发,大学修读了工程管理专业,并且作为交换生去国外留学攻读研究生。毕业后,对高速公路的热爱让他坚定了回国发展的决心。
王新宇在建设工地中
回国后,王新宇来到了广东高速公路建设一线。“广东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先行者,爸爸经常给我讲广东高速的历史和敢为人先的精神,我喜欢这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感觉,从没后悔过这个选择。”作为阳茂扩建项目的一名年轻工程师,王新宇负责技术管理、方案优化的工作,有时工作中遇到疑惑,他总会第一时间想到同司另一个项目——紫惠高速中工作的父亲王东,不管问题大小,在建设一线奋战了30多年的王东总是用几句话就能答疑解惑。
“工作了几十年,父亲依然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父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深影响着王新宇。有一次他周末回到家,看到在家休假的王东正在电脑前翻看一本《SMA路面施工与病害防治技术》,不时敲打着键盘,在电脑上做着记录。那一幕父亲的背影,和15年前在工地一样,印在了王新宇脑海里。
紫惠高速是王东参与建设的第9条高速公路,今年54岁的他担任工程部副部长,主要负责工程的质量管理。对于这条高速,王东倾注了更多的心力,他经常跟王新宇说,“紫惠高速是我参与建设的项目中,基础最扎实,管理最精细的一个,在品质工程、绿色公路、平安工地建设上花了很多心思和工夫,现在马上就要通车了,大家都在全力以赴,我作为老同志更要带好头。” 在高速公路建设一线奋战了多年的王东,早已养成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习惯。
王东(左)在高速项目上工作
“爸爸,你有糖尿病,平时要多注意休息,把工作放心交给我们这些年轻人去干吧。”父亲节到了,王新宇最大的心愿就是父亲身体健康。在他们身上,除了父子之间的血脉亲情,并肩战斗的战友之情,更有着广东交通人勤勉务实、奉献担当的精神传承。
广深珠高速樊武、樊竞洋:两两搭档,广深父子兵
在樊竞洋的心里,爸爸樊武就是心中一盏闪光的明灯。儿时印象中的父亲,永远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忙碌,停不下来。樊武在交通岗位上一干就是25年,工作中事无巨细,他都了然于心。工作严谨、处事不惊、遇事不乱的樊武,成为了樊竞洋心中的榜样。
大学毕业后,樊竞洋终于圆了幼时的梦,和父亲成为了“广深父子兵”。面对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儿子,樊武经常与他分析问题,交流经验,一说就是半天
2019年9月12日凌晨两点半,广深高速南行k84+720灯火通明,作为取消省界收费站工作的重要一环,深圳段首个ETC门架的成功安装,意义重大。樊武是深圳管理处的负责人之一,为了协调做好施工安全和路面保畅,科学做好施工组织工作,他一直在现场没有回家。而身为机电部门系统管理员的樊竞洋也在现场忙碌地开展系统测试调适工作,与父亲的首次“同框”,便是一起参与这样的重大项目,樊竞洋铆足劲做好手头的活儿。
当天,是樊武的生日,完成工作后的樊竞洋悄悄走到父亲身边,对他说了声“生日快乐”。樊武看了看儿子,向他竖起大拇指点赞:“今天表现真棒。”
父亲节来临之际,樊竞洋有句话想对樊武说:“谢谢您,老爸!陪我走过很多路。因为有您在身边,我才敢越走越远。”
广州一汽巴士有限公司周狄强、周海涛:“超人”爸爸是儿子的引路人
周海涛是广州公交集团一汽三分公司商务6线车长,入职至今已有7年。他的父亲周狄强,是10路线车长。两人服务无数乘客的背后,有着这样一段特殊的故事……
“小时候外出,父亲喜欢抱着我和哥哥搭乘不同线路的公交车辆,一边坐在窗口旁边,一边看着外面行人,令我对沿途风景逐渐产生好奇。后来,父亲到公司工作,将我‘带上了道’,他可以说是我人生的引路者。”周海涛回忆起自己童年难忘经历。
“从熟悉车辆营运,到结婚生子、买房,他都及时给予指导,是真正意义上的‘师’和‘父’!”7年前的周海涛,还是一名刚毕业的迷茫小伙子。从无所事事到走上人生正轨,在三十而立之际,周海涛不但有着心仪的工作,还育有两个儿子,一家人的生活非常稳定。而一切,全赖于有“超人”父亲周狄强在背后“指路”。
至于父亲为什么有“超人”这个称号,周海涛提及其中原因。“父亲工作17年来从未迟到,出车准时,风雨无阻,因此经常受到线路同事的夸奖。虽然我们不在同一条线路,但他会经常亲自到我那里传授经验,讲解服务乘客要友爱、车辆例检要细致等内容。在他身上,我明确奋斗的目标所在。”
与父亲“并肩作战”的还有他们
广州公交集团
电车有限公司修理工:
柯永成(父亲)、柯嘉明(儿子)
小时候,柯嘉明与父亲柯永成一起度过的时间比其他同龄人要少,有时候当柯嘉明还在睡梦中,柯永成就已经到达工作岗位;有时候柯嘉明进入梦乡前,仍未见到父亲回家的身影。小小的柯嘉明甚是不解,为什么与父亲相处的时间只有这么一点,像照片中一起出游的记忆更是少之又少。
为了弄清楚这个原因,柯嘉明长大后进入了父亲所在的广州公交集团电车有限公司、从事了和父亲一样的修理工工作,他甚至成为了父亲的徒弟。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理解父亲,亦因此与父亲有了更多相处的时间。
“爸爸,这么多年来辛苦了。”
广州公交集团电车有限公司
公交片区管理员曾庆德(父亲)、公交站务员曾霞(女儿)
17年前,爸爸曾庆德毅然请命,参与抗击“非典”,17年后,女儿曾霞请战来到前线,抗击“新冠肺炎”,他们父女守望相助,接力完成时隔17年的出征。
彼时,你逆风坚守从未退缩;此时,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虽在不同的“战场”,却有着共同的使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他们既是父女,也是战友。
谢谢你,老爸!
陪我走过那么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