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在佛山的公路上,放眼望去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四好农村路”在绿色大地上蜿蜒舒展,从主干道延伸到乡村沃野编织出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这是佛山乡村公路,一改往日旧貌换上新颜呈现今日畅美的模样,也是佛山建设“四好农村路”织绘出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
佛山市三水区X503六青线(六和段)
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佛山是如何建设“四好农村路”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条条平整而美丽的“四好农村路”,串起佛山一个个“有颜值有产值”的美丽乡村,激活沿线度假景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精品民宿等新型产业,织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佛山市三水区Y465油村线
一条风景路
打通乡村振兴“毛细血管”
新农村公路建起来了,乡村的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放眼高明,从荷城的石洲村到更合的小洞村,一条条崭新的农村路蜿蜒进村庄腹地,与外界宽阔大道串联,就如“毛细血管”打通对接“大动脉”,打通了实现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目前,高明已基本形成“30·15”交通新格局,即区内各镇30分钟抵达中心城区、各镇街15分钟驶入高速公路。
高明区C134小洞村村道
“四好农村路”建设带来的美丽风景也在佛山蔓延。驱车沿着高明荷杨大道、杨更线走入云勇林场,沥青路平坦开阔,标志标线清晰划设,公交车站全新设置;三水区乐平镇乡道Y442乐新线路面整洁,300多亩的“粤韵花海”在沿线灿烂盛开……一条条农村公路化作“风景线”,串联“山水林田湖、城镇乡村景”。
一条产业路
激活乡村产业发展转型
一条条宽阔的道路,串起了乡间田野,也带动了乡村经济。乡村振兴、农旅融合……这些词语慢慢成为佛山“四好农村路”的底色。
顺德区C312嘉逢线
顺德逢简村在2019年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依托一河两岸岭南水乡风情,逢简村民宿经济蓬勃发展,一大批精品民宿应运而生,平均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
为进一步带动当地乡村旅游文化发展,顺德区在去年完成了杏坛镇逢简“四好农村路”示范路的创建工作,串联起龙潭、逢简和桑麻3个行政村,吸引周边地区群众到逢简水乡游玩。
公路通,产业兴。高明区“荷杨大道-杨更线-明靖线(云勇林场)”路线串联起沿线三千尺矿泉水生产基地、大布村夏威夷果种植基地、云勇林场等丰富资源及景区;便捷的交通为三水区中社葡萄园带来一批批游客,使中社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农村公路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好,助推佛山乡村产业发展转型。
一条致富路
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丰收时节,三水白坭镇的村道上货车络绎不绝。一辆辆货车驶过沙围村村道,将康喜莱现代农业产业园栽培的特色果蔬从田间运到远方。
三水区Y990永范线
“四好农村路”既是景观路,更是便捷路,还是发财路。以前这里路窄难行,大车进不来,在收获时节园区主要干道还会非常拥挤。从前两年开始,运输条件变好了,高速公路修到了园区附近,我们农产品外运更方便,农产品质量也更有保证。”康喜莱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广彬说道。
三水区Y481沙长线
三水区白坭镇公交亭
推动区、镇(街)、村三级物流站场设施建设,是佛山建设“四好农村路”的重要内容。目前,佛山全市建制村、旅游景区实现100%公交通达,区、镇(街)、村三级物流节点实现100%覆盖,基本形成城乡连接、村村互通、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打通了农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公里”。
农村公路要建好
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
禅城区2018年四好农村路示范路
X506佛上线塱沙路路段
农村公路要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近年来,佛山市积极探索“四好农村路”建管养运新模式,建立了区、镇(街)、村分级负责、权责统一的三级农村公路管理体制,组建起区有路政员、镇(街)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有效促进农村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南海区Y270金南线
路纵千里终有尽,服务民生无止境。2020年,佛山市还将继续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建设目标,积极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创建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好的交通保障。
佛山“四好农村路”成绩单
佛山市农村公路通村畅乡、基础较好,全市建制村、自然村分别在2005年和2011年实现村村通硬化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佛山市于2018年启动建设“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至2020年底,全面实现通建制村至少有一条双车道公路的目标。
截至2019年底,佛山已完成农村公路新改扩建、大中修、桥梁改造、安防工程等项目共68个,改造里程135.751公里,新改建公交站亭150个。
近年来,佛山积极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镇、示范路创建工作。2018年,三水区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019年,里水镇、西樵镇、乐平镇、白坭镇和明城镇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市级示范镇;佛山累计打造了11条富有佛山特点及岭南文化特色的“四好农村路”示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