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微信
| 手机端
| 政务邮箱| 无障碍浏览|
首页 > 动态新闻 > 图片新闻

弘扬科学家精神!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分享大桥建设管理创新经验

发布时间: 2020-11-30 09:44 来源: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打印】 269

  近日,科技部组织召开弘扬科学家精神座谈会。“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等各科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们汇聚一堂,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从自身领域出发分享了科研实践的生动事例,畅谈了弘扬和践行科学家精神的深切感受。

  其中,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结合自己十六年来参与港珠澳大桥从建设到运维的奋斗历程,分享了大桥建设和管理中的创新尝试。

  以下是苏权科分享全文:


  港珠澳大桥以创新

  带动行业和区域进步与发展

  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冶强调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并指出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我在港珠澳大桥干了16年,大桥从建设到运维都非常重视创新。

  港珠澳大桥建设期间,在科技部的支持下,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成功组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共包含5大课题与19个子课题,联合21家企事业单位与8所高等院校参研,针对大桥建设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系统的专题研究工作,形成了丰富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理论方法及核心专利技术,造就了一批覆盖全产业链的创新队伍,项目成果很好地支撑了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

  进入营运期,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管好大桥”的重要嘱托,在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下,在交通行业大力提升基础设施维养水平的大背景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技术集成应用”项目又落地在港珠澳大桥,为开展智能运维重大技术攻关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保障条件。我们将用好大桥平台资源,咬定项目既定目标,以“工程+科研”为定位,通过在跨海集群设施全息立体感知、设施服役状态评估与维养、智能运行与应急处置、大数据协同互联与知识化、运行管理智联平台这五大方面的技术攻关,最终形成可推广、可移植的跨海集群设施全寿命周期智能维养标准和智能化运维成套技术体系。

  相比于港珠澳大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实施是三地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一种融合,这种融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涉及到观念的问题、制度的问题、感情的问题,首先大家要认识到大湾区的建设是各方共同利益所在,它会提升整个区域的国际竞争力,大家要从心里认同它;其次,不能把现行的一些法规制度政策教条化,大湾区建设的全过程将始终伴随着观念的转变、体制机制的创新。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在三地融合方面也在做一些尝试,如联合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澳门土木工程试验室、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等机构,成立了广东省首个粤港澳三地科研机构联合成立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作出新的实践和示范!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