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微信
| 手机端| 政务邮箱| 无障碍浏览|
首页 > 动态新闻 > 图片新闻

江门台山:致富路直通“家门口”!

发布时间: 2024-06-13 09:00 来源:广东交通
【打印】

  近年来,江门台山市坚持将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作为主抓手,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台山市桂水村道C297

▲台山市桂水村道C297

  截至2023年底,台山市农村公路总里程2117.7公里,县乡道中等路以上比例达90.2%,主干路网结构提级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有效运行,路容路貌快速提升,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格局不断拓展,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功获评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紧抓重点,“幸福路”直通“家门口”

  台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下辖17个镇(街),居住着超90万人。

  近年来,台山市围绕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总目标,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责任体系、加大资金投入等多项举措,坚持高站位“创”、大投入“建”、系统性“管”、常态化“养”,持续推动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开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2.2.jpg

  如何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和效能?台山市研究制定了“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方案,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由“行业主导”向“政府主导”转变。同时,把“四好农村路”建设融入全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统一布局,出台农村公路“十四五”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县道“四升三”,通建制村“单改双”等353项建设清单。

  全市各镇(街)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台山市分别完成农村公路提质升级建设26公里、112公里和196公里,台山区域内公路等级皆达四级及以上标准,通行政村双车道农村公路比例提升至90.2%,农村公路建设总量持续排名江门首位。

  打造亮点,“致富路”跑出“加速度”

  随着一条条农村公路建成运营,沿途乡村的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众多产业驶上了发展“快车道”。

台山市县道X801线

▲台山市县道X801线

  在台山市南部的汶村镇,有一条“渔光致富路”,全长约5公里,是通往神灶温泉旅游区、“渔光一体化”清洁能源产业基地的主要道路。每天,不少运送渔获的货车都从这里上下高速公路。目前,公路沿线文化景墙、光伏科普瞭望台、光能驿站等正在推进建设中,所有的照明用电皆由太阳能设施提供,与周边的光伏产业基地相呼应。

  农村公路畅通了乡村之间的“微循环”。以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为载体,台山市有效推动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观光农业等产业多元发展。据统计,全市陆续建成“海岛风情游径”“渔光致富路”“红色旅游路”等10条“最美农村路”,营造“一地一景、景随车移、路景交融”的公路景观,实现“镇镇都有美丽农村路”。同时,大力发展“路衍经济”,创新“交通+特色农业+电商”模式,依靠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实现城货下乡、电商进村、快递上岛,推动大批特色农产品走出台山、走向全国。

  做强优点,“平安路”护航新发展

  近年来,通过系统性“管”和常态化“养”,台山市农村公路治理体系日益健全,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更安全、畅通、舒适的交通环境。

台山市农村公路“路长制”公示牌

▲台山市农村公路“路长制”公示牌

  在系统性管理方面,实施责任网格化,建立了以市长为总路长的县、镇、村三级“路长制”体系。同时,建设集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行状态、安全应急等各类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于一体的数据资源中心,有效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了农村公路养护的精准性和及时性。

  在常态化养护方面,全面推行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集中养护、专业队伍养护和个人承包养护的管养模式。在日常养护工作中,加大修复性养护工程投入,推行“一班带一镇”结对养护帮扶,提升养护的机械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近三年,台山市累计投入近6500万元用于养护工作,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

  2023年,台山市“四好农村路”养护先锋队试点采用“建养一体化”模式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市场化改革,实施“建养一体化项目包”共58.69公里,将农村公路新改建、专项养护、日常养护等工作综合开展,资金统筹使用,有效破解“四好农村路”建设融资、筹资难题,有利于提升农村公路项目建设、管理、养护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2.5.jpg

  如今,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如神经末梢般延伸至台山乡村各个角落,打通了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让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农业更强。

  接下来,台山市将以“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为新起点,持续优化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建设力度,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